摘要:非语言信号能够创造出亲子有效沟通的渠道和方式,父母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不断地拓展,最重要的是倡导"爱""和善"的教育方式,不需要总是有过多的唠叨和大声呵斥,那样只会增加孩子心灵的负担。非语言信号让父母和孩子能够建立简单明了的约定,例如简单的小手势或是表情等,借此来提示或是提醒孩子遵守彼此之间的约定和规则,这些相比较于说教、大声呵斥反而更加缓和,更加能够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主观性,让孩子能够自己明白过来,避免出现强势的争吵行为。

原标题:家长说太多孩子反而会不听,用“非语言信号”,会比语言更响亮

很多家长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管得越多、说得越多,孩子反而更加容易出现叛逆或逆反行为,不会轻易地接受作为父母的建议,尽管父母的经验是对的、尽管他们可能碰到麻烦,但孩子就是不愿意轻易地"低头认输"。

因此,有人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非言语信号有时比语言更加有效果。非语言信号是正面管教的第41张工具卡,由"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创作,让家长能够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来养育孩子,培养更加优秀出色的孩子。

在非语言信号工具卡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点:

这些教育方式都是充满爱、轻松,没有我们家长容易出现的说教或是打骂,让孩子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之下接收父母发出的信号,及时地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语言信号"?为什么"非语言信号"会有这样大的效果和威力呢?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又该怎么去使用"非语言",怎么判断"非语言"的效果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地学习了解一下。

非语言信号的定义

非语言信号,顾名思义,就是指除了语言信号之外的沟通方式,例如我们的肢体语言、表情,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语言的"代言人"。

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家里来了客人,但是孩子还总是在大吵大闹,父母可以用简单的话语:"不要吵啦,家里有客人在呢!"来提醒孩子,也可以用简单的手势"嘘",用手指放在自己或是孩子嘴巴上,用这样简单的手势让孩子明白自己要小声一点了。

除了肢体语言,另外的非语言信号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副语言",那么什么是副语言呢?其实就是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不自主地发出没有具体含义的声响,例如简单的咳嗽、轻笑等,心理学家就把这类行为归结为"副语言",也就是除了语言之外的各种声音特征。相信很多父母或老一辈的都会有所感受,我们和孩子说话故意出现的"娃娃腔",这个就是典型的副语言。

非语言信号强大的原因

这个时候家长就会很好奇了,为什么无声的表达对于孩子反而更有效果呢?事实上,我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总是能够真实地反映我们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例如皱眉头、怒目等,这些表情都能清楚地传达父母的情绪,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于自己行为的反应。

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大声的呵斥或是讲大道理反而是"对牛弹琴",孩子不能明白父母所讲的东西,而是被父母粗暴的行为和声音给吓到。

虽然等到孩子长大,他们能够明白父母的苦口婆心,但是总是出现"一边耳朵进一边耳朵出"的问题,也就是孩子本身可能出现逆反心理,导致孩子不会轻易地接受父母所讲的"大道理",这样看来,语言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非语言信号让父母和孩子能够建立简单明了的约定,例如简单的小手势或是表情等,借此来提示或是提醒孩子遵守彼此之间的约定和规则,这些相比较于说教、大声呵斥反而更加缓和,更加能够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主观性,让孩子能够自己明白过来,避免出现强势的争吵行为。

非语言信号虽然不是明确地表达我们的想法,但却很有用,能够暴露我们内心的想法和真实感受,例如父母可以依靠孩子不安或焦虑的身体信号来判断出孩子的不适。因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尝试多一些的非语言,而不是总是粗暴的呵斥或说教。

非语言信号的适用场景和情形

虽然非语言信号很强大,但也不是说几乎所有的场合都适用,毕竟非语言信号也是有着自己的不足,语言沟通在亲子关系之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家长就会问了,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非语言信号能够更有效果呢?不用着急,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说说"非语言信号"的适用场景。

(1)当父母或是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

也就是说,父母处于发脾气或是孩子现在正在发脾气的时候,说教或是讲道理反而是火上浇油,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和孩子约定好手势,提醒自己和孩子,不要发脾气,双方要冷静下来好好地解决问题,避免双方出现更加强烈的冲突或是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当父母或是孩子忘记自己说好的事情或约定的时候。

有时候,家长和孩子做好约定,但因为某些事情耽搁,或是孩子总是顾着玩耍,忘记自己立下的规则或是制定的计划表的时候,父母就可以指着约定书或是计划表来提醒孩子,或是让孩子来提醒自己立下的约定,这样也能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守信。

(3)当父母或是孩子想要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时候。

有些时候,语言没法表达我们的内心想法或是无法说出口,那么父母可以和孩子约定好固定的手势或表情,例如比心,表达自己对于对方的喜爱;作出哭的表情,表达自己的难受等,确保我们的真实感受都能够传达到孩子。非语言信号能够为亲子关系的表达创造更加有效的途径。

(4)当父母想和孩子创建共同"语言"的时候。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多和自己分享,那么就可以借助非语言信号来创造亲子共同语言,例如相互击掌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和胜利,或是简单的眯眼睛来提示对方"妈妈或是爸爸心情不好了"等等。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非语言信号也可以和其他正面管教的方式一起使用,例如"拥抱""修复错误三部曲"等,结合其他卡片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非语言信号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孩子更好地学习、生活,只是父母也要注意好自己的行为,因为最终都是想要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尝试采用更加和谐的方法来进行。

非语言信号能够创造出亲子有效沟通的渠道和方式,父母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不断地拓展,最重要的是倡导"爱""和善"的教育方式,不需要总是有过多的唠叨和大声呵斥,那样只会增加孩子心灵的负担。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一点就是,照搬工具卡可能会出现"无效"的行为,有时父母会在无意中把这些工具卡变成"控制"孩子的行为,那么它的效果自然就不回答,也就是无效。父母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教育方式,都不是强制教育孩子的手段,而是需要父母的爱和关怀,这样的养育方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虽然强势也能培养优秀的孩子,但爱和关怀能够培养孩子更多的主动性,更加懂得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