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企業拿出專有崗位專項招聘,向有就業意願的退役軍人定向推送信息,退役軍人根據自身的意願和情況自主應聘,實現崗位供需雙方的精準對接。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下一步,退役軍人事務部將會與一大批有影響力的企業簽約,擴大退役軍人就業、招聘渠道。

悄悄地,退役軍人事務部幹了件大事。

12月17日,退役軍人事務部首次直接與企業簽約,爲全國退役軍人“找工作”。簽約企業是大名鼎鼎的保利、萬科。

兩家企業承諾在未來3年內,面向退役軍人每年分別拿出1.2萬個和1.4萬個崗位,月平均薪資在6000元以上。

哨位君在現場見證了簽約儀式,也採訪了相關領導和企業負責人,給大家分享點乾貨。

01

近幾年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相信老兵們大都感受到了,退役軍人事務機構也做了很多努力。

根據退役軍人事務部提供的數據:2019年各級事務機構組織專場招聘會4000餘場,提供就業崗位200餘萬個。

儘管如此,專場招聘會的簽約率始終不高。原因大致有以下三點:

一是中高端就業崗位較少。據廣州某部戰友透露,今年企業進部隊舉行的一場招聘會,超半數就業崗位仍然集中在保安、司機、外賣小哥等人力密集型行業。倒不是說這種崗位就不行,而是退役軍人這個龐大羣體需要更多元、更向上的就業通道。

二是信息不對稱。退役軍人就業需求和企業等用人單位的需求不能有效銜接。不少退役軍人在獲取崗位方面缺少有效途徑,有時一個市的某個區組織專場招聘,另一個區的退役軍人卻得不到相關通知。

三是就業貓膩依然存在。據安徽一位退役軍人反映,有的招聘會雖然有航海海員,民航安全員等崗位招聘,但實質上是介紹各類培訓機構與退役軍人籤培訓合同,而非勞動合同,還需交納高達2-8萬元的培訓費用……

顯然,推動解決退役軍人就業結構性矛盾,需要更精準的對接、更強大、更務實的承接端。

02

直接跟企業簽約,與單純的招聘相比,其優勢顯而易見。

這次簽約也標誌着,退役軍人專項招聘工作機制的探索開始——

通過企業拿出專有崗位專項招聘,向有就業意願的退役軍人定向推送信息,退役軍人根據自身的意願和情況自主應聘,實現崗位供需雙方的精準對接。

方永祥副部長在簽約儀式上“叮囑”:希望兩大企業讓退役軍人“進得去、留得下、成長得起來”,爭取明年第一季度完成第一批招聘任務。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下一步,退役軍人事務部將會與一大批有影響力的企業簽約,擴大退役軍人就業、招聘渠道。

03

重點來了。

如明年一季度保利、萬科啓動專項招聘,退役軍人該通過何種渠道接收信息並參加應聘呢?

首先,兩大集團將分別拿出分佈於22個省(區、市)的1.2萬個和分佈於28個省(區、市)的1.4萬個崗位招聘退役軍人,涉及財務、工程、房產營銷、居住服務、人事行政等15種崗位類別。

地方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將和當地的下屬企業建立對接聯繫,將企業提供的崗位分解下去,推進落實,並通過多種渠道通知當地退役軍人。

例如,在線下舉行專場招聘,爲簽約企業設立專區,提供招聘服務;通過短信投放、微信推送等方式精準宣傳,提高退役軍人知曉度;通過專門渠道,對新退役人員進行定向投放等。

如果你仍擔心錯過相關信息,事務部還有後續大招。據退役軍人事務部就業創業司副司長李雲鵬透露,退役軍人創業信息系統即將上線,企業提供的招聘崗位也將在其中公示。

他呼籲,希望到時退役軍人及時到各地相關服務保障部門登記信息和求職意願。

04

也許有老兵會問,這種大企業會不會招聘門檻很高,例如只招收大學生退伍士兵之類……

哨位君瞭解到,兩家企業招聘退役軍人,會在放寬學歷、年齡條件的基礎上,提供高質量就業崗位,一定程度上體現“尊崇性”

除此之外,兩家企業還將對招錄退役軍人的教育培訓、職位晉升進行專門規劃和針對性幫助。

我們召喚每一家信任退役軍人,感恩退役軍人的企業。

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付俊稱,保利來自於軍隊,看重軍人執行力強、守紀律、敢擔當的素質。之後將開展培訓,使退役軍人儘快融入到企業中。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劉肖介紹,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就是一名退役軍人。退役軍人的整體能力和素質也有利於企業發展。

05

“退役軍人底色純正,受黨和軍隊教育、培養、歷練,是一支可信賴、可塑造、可挖掘的重要人力人才資源。”

這是方永祥副部長在簽約儀式上說的,哨位君印象很深。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退役軍人的就業之路,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扶持,退役軍人事務部已經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我們堅信:中國的退役軍人絕不是政府的負擔,爲退役軍人創造公平的就業機會和環境,他們就能爲社會發展貢獻不可磨滅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