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認真分析周建民的投訴後,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意識到如不及時化解,可能造成不良後果,立即啓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交辦貴州省信訪局,並電話要求協調有關部門妥善處理,做好思想疏導工作。就在發出這封信的前幾天,周建民通過網上信訪向國家信訪局反映,2001年當地環境治理,他居住的房屋被拆遷,縣政府雖然劃撥了宅基地,但由於個人原因,他一直擱置着,2016年準備建房時,建房手續卻得不到批准,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這是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的周建民從網上發來的一封信。看到信,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原本提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下面帶你看一看

這封信背後的故事!

就在發出這封信的前幾天,周建民通過網上信訪向國家信訪局反映,2001年當地環境治理,他居住的房屋被拆遷,縣政府雖然劃撥了宅基地,但由於個人原因,他一直擱置着,2016年準備建房時,建房手續卻得不到批准,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這件網上信訪內容不長,但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還是從中捕捉到了這樣的信息:周建民已經70歲了,身體狀況不是很好,這件事對他的生活造成困擾,影響他安度晚年。從他的投訴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情緒不太穩定,既有氣憤、不滿,也有焦慮、不安……

認真分析周建民的投訴後,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意識到如不及時化解,可能造成不良後果,立即啓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交辦貴州省信訪局,並電話要求協調有關部門妥善處理,做好思想疏導工作。問題很快交辦到三都水族自治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縣信訪局和住建局的工作人員馬上着手調查,面對面認真傾聽周建民的訴求。原來,周建民家的房屋拆遷後,當地政府已經給他按相關政策劃撥了宅基地,其中一部分已經蓋了房,其餘部分也辦理了土地使用手續,但因爲家庭矛盾糾紛,致使周建民沒有土地建房,加之近期租住房屋的房東多次催他搬家,他一時情緒激動,就通過網上信訪把心中的不滿一股腦發泄了出來。

瞭解情況後,信訪局和住建局的工作人員耐心細緻地向周建民解釋信訪工作流程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開導他心中的的思想疙瘩,安撫他的情緒,並和他一起商量方案,積極幫助他解決問題。

周建民心中的“苦水”得到了傾訴,情緒慢慢平復了,心裏感覺暖暖的,也意識到自己之前太不理性了,不應該那樣情緒化地表達訴求,表示一定配合相關部門工作。

(文中“周建民”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