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退役軍人彭某在訴說他的憂愁:他的妻子因故離開了家庭,女兒小彭戶籍在廣東,但自小隨母在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生活,現在方城縣讀高三年級,將於2020年參加高考。縣教體局的工作人員向小彭及家長進行政策解釋,明確告知他們,外地戶籍考生在河南參加高考不存在任何政策障礙,更不存在錄取前減分的問題,讓小彭勿信謠言,喫下定心丸。

今年6月,國家信訪局的工作人員辦理羣衆來信時,一封退役軍人的求助信映入眼簾。

女兒上學遇到了什麼困擾?

信訪部門的工作人員該怎麼幫他們?

鐵骨柔情

退伍軍人千里求助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退役軍人彭某在訴說他的憂愁:他的妻子因故離開了家庭,女兒小彭戶籍在廣東,但自小隨母在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生活,現在方城縣讀高三年級,將於2020年參加高考。近來小彭不知從哪裏聽說,在非戶籍地參加高考,錄取前要降30分對待;如回戶籍地,又會因學籍不滿三年無法參加高考。她一時心急如焚,形成了心理障礙,已經無法上學。一方面擔心女兒做出傻事,另一方面因長期分離又與女兒存在溝通隔閡,萬般無奈的彭某向政府求助,希望幫忙救救孩子。

羣策羣力

幫孩子義不容辭

高考是孩子人生大事,小彭這件大事更爲特殊,因爲涉及廣東、河南兩省,她的父母又各有特殊情況無法照顧她,理應全力協調辦理。國家信訪局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將信訪事項網上轉送到河南省信訪局。僅用20個小時,方城縣就接到該事項並立刻組織人員覈查情況,在確認情況屬實後明確了包案縣領導和責任單位,成立了由縣教體局和小彭學校組成的工作小組,迅速伸出援手:

縣教體局的工作人員向小彭及家長進行政策解釋,明確告知他們,外地戶籍考生在河南參加高考不存在任何政策障礙,更不存在錄取前減分的問題,讓小彭勿信謠言,喫下定心丸;

學校對小彭在學習上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安排她進入重點班學習,提振她的信心,還給她發放了愛心助學金;

班主任老師考慮到小彭特殊的家庭情況和脆弱的心理素質,對她悉心關愛,組織宿舍同學積極與小彭做知心朋友,邀請她積極參加集體生活,還鼓勵她多與父親溝通聯繫,用心感受父親千里之外的深深惦念;

工作組還分別與小彭家中的外婆和舅爺進行交流,指導他們更好地與小彭溝通,讓小彭感受更多親情溫暖,儘快走出陰霾,投入學習。

在工作組和孩子親友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一段時間細緻入微的關心、疏導,小彭終於走出陰霾,重返學校,學習成績明顯上升,現正在積極備考。方城縣教體局也舉一反三,要求各學校針對因學籍、戶籍等原因影響學生入學、報考等問題進行排查,做好相應政策解釋、心理疏導工作,爲學生營造更加優良的學習環境。

紙短情長

信訪工作錦上添花

就這樣,在各級幹部和信訪工作人員潤物無聲地忙碌了兩個月後,國家信訪局再次收到彭某的來信,字裏行間充滿感激——“向工作人員致敬!感謝你們百忙之中關心我女兒的事,孩子上學的事得到了很好解決。”讓人更加欣喜的是,在信訪訴求圓滿獲解之外,經歷了這件事的小彭感受到滿滿的父愛,與父親的關係也親密起來。這真是我們工作的意外之喜!

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真是皆大歡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