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趙普爲什麼要對宋太宗趙光義說這句話。這句話是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趙普怒懟宋太宗趙光義時候說的。

作者:梨花雨 王倩

知道“半部論語治天下”人,都知道北宋初期在太祖、太宗兩朝,三次擔任過宰相的趙普。知道“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人,不一定知道這句話的由來。

這句話是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趙普怒懟宋太宗趙光義時候說的。趙普的原話是:“臣生平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至太平。”

趙普爲什麼要對宋太宗趙光義說這句話?完全是被宋太宗趙光義氣的、逼的。宋太宗趙光義爲什麼要氣趙普、逼趙普?完全是被當朝宰相盧多遜領着一杆鐵粉挑唆的。

趙普說這句話的時候,已經是56歲年紀。剛剛被宋太宗趙光義從宋太祖趙匡胤爲其畫地爲牢生活多年的河陽縣,啓用到京師汴梁不久。此時的趙普,不過是一個頭頂“太子少保”虛銜、接到通知開會接不到通知居家的落魄之人。敢說這句話,絕對霸氣!也許有人會說:“趙普這是被逼無奈,衝冠一怒。”我要說:“憤怒只有一種,表現截然不同。綿羊只會哀鳴,猛虎才能咆哮。”

既然是《兩朝三相說趙普》,咱們就不要糾纏在這一句話上了。咱們慢慢地、細細地,從頭道來。

熟悉中國歷史發展脈絡的人,都知道上下五千年用一首小詩就可以概括:湯堯舜禹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趙普,字則平,公元922年出生,幽州薊人。幽州,乃當今北京。薊,乃當今天津薊州。趙普的曾祖父是唐朝末年三河縣縣令,名諱不詳。趙普的祖父趙全寶,是澶州(今河南濮陽)司馬。趙普的父親趙迥,是相州(今河南安陽)司馬。

在隋唐時期,司馬是一個什麼職務?司馬是州郡太守(刺史)屬下掌管本府軍事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參謀長。

趙普的父親趙迥做官的時候,大唐帝國已經土崩瓦解。戰亂頻仍的五代十國時期到來,華夏大地烽火硝煙。趙普到底是在哪裏出生的,歷史上還真沒有確切記載。只知道小小年紀的趙普沒有跟隨父親任職安陽,而是定居在更加繁華穩定一些的洛陽。趙普一家人爲什麼會離開故鄉搬遷到洛陽,還要從後唐的開國之君李存勖說起。

李存勖,祖籍山西應縣,是唐末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的長子。李存勖在藩鎮的勸進聲中稱帝建國,惹惱了遠枝近葉的李唐族人。於是,天下刀兵驟起。在一羣熱衷於打打殺殺的人們當中,幽州主將趙德鈞最是幹勁沖天。

趙德鈞是土生土長的幽州人氏,本名趙行實。趙德鈞從李存勖手裏拿到既得利益,就堅決擁護李存勖。兩個人互惠互利的結果,就是幽州地區生靈塗炭。趙普的父親趙迥熟諳軍事,知道以趙德鈞的品性,只要活着就不會罷黷刀兵。

宋太祖夜訪趙普圖

儘管故土難離,趙迥還是讓家族衆人搬離幽州。趙氏一族先是搬遷到常州(今河北正定),發現常州也不是宜居之地。想想也是,常州出過三國猛將趙雲趙子龍。趙氏一族繼續搬遷,最終到達洛陽。趙普在洛陽一天天長大,突然發現長大了也不好。長大了不好意思坐在家裏繼續啃老,而找工作又太難了!

看到這裏,也許有人會說:“你這不是扯嗎?趙普是官宦子弟,官宦子弟找一份工作還不是小菜一碟?”列位須知,趙普的少運實在是不算太好。他生長在戰火紛飛的五代時期,國家衆多,官員無數。再加上皇親國戚、新爆發戶舊貴族,論勢力論官職,還真排不上趙普的爺爺趙普的爹。趙普比窮人家孩子佔有優勢的地方,就是家裏不缺供他讀書識字的錢。

趙普在兄弟們中排行老大,不擅言談。既沒有飛揚的文采驚世駭俗,又沒有精湛的武藝殺敵立功。你說說,還有什麼好工作等着他呢?幸好趙普有韌勁兒,喜歡腳踏實地。腳踏實地的趙普辦起一個私塾,教周圍的小孩子們讀書學習。讀什麼書呢?讀《論語》。現代人一聽《論語》,幾乎個個驚掉下巴——哇,好高深啊!

其實放在當年,《論語》還真不是一本陽春白雪類型的書籍。唐宋時期的《論語》,是非常親民的。親民到什麼程度?親民到進入私塾的小朋友們人手一本天天誦讀。如果以適用人羣來劃分學術地位,《論語》充其量也就是當代兒童科普讀物。這麼小的孩子們讀《論語》嗎?對呀!小孩子們不但要讀《論語》,還要把四書五經全部讀遍。

讀完了,背會了,報名參加縣裏組織的考試。縣考成績優秀的,獲得學術職稱——秀才。秀才們再接着讀書,加深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自我感覺準備好了,報名參加州里的考試。考試成績好的,纔有資格參加國考,獲得學術職稱——舉人。舉人有多麼難考,大家看看范進就知道啦。

考不上秀才的人,就得繼續三更燈火五更雞地對着書本“格物致知”。所以,千萬不要說現在的孩子讀書累。比起古代的孩子,現代的孩子已經享老福了。最起碼有手機玩,有肯德基喫。也千萬別說現在的老師教學累,比起古代的老師,現代的老師教學範圍單一多了。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用不着全部學通、綜合教學、授業解惑吧?

趙普平時話很少,走進私塾講起《論語》卻滔滔不絕。趙普當私塾先生期間,被一個人看上了。誰啊?鎮陽(今河南駐馬店)豪門大戶魏家的當家老爺。魏家的當家老爺欣賞趙普到什麼程度呢?直接讓女兒帶着豐厚的嫁妝嫁給了趙普。趙普一夜之間又有老婆又有錢,妥妥的人生大逆轉。饒是如此,他仍然窩在私塾裏面教書育人到三十三歲。

三十三歲那年,趙普終於進入國家公務員隊伍。趙普能夠進入國家公務員隊伍,必須要感謝後周的第二位君主——周世宗柴榮。後周當時是中原地區最大、最強的政權,疆域千里生機勃勃。打下後周江山的,是周太祖郭威。郭威,祖籍邢州堯山(今河北隆堯)。郭威原是後漢名將,南征北戰累有大功。輔佐後漢高祖劉知遠稱帝,官拜後漢樞密副使、檢校司徒。

劉知遠病重彌留之際,將兒子劉承佑託付於郭威。郭威不辱使命,克服重重困難擁立劉承佑繼承王位。劉承佑沒有成爲漢隱帝的時候,人前人後對郭威禮敬有加。劉承佑成爲漢隱帝以後,聽信讒言派人去殺郭威。郭威對後漢再忠心耿耿,也不可能讓劉承佑無緣無故地殺着玩啊。他還有老婆、孩子、遠親近故吶,難不成也讓這些人跟着自己一起給劉承佑試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