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周圍有什麼穴位?人體的耳朵有很多穴位,而每一個穴位都對應着我們的主要臟器,經常按摩是有助於身體健康的。那麼耳朵周圍有什麼穴位呢?

一、耳朵周圍有什麼穴位

1、神門點

當感到心痛心煩、壓力大時,按壓神門能安撫身體,減輕生理緊張,使刺激食慾的自主神經得到放鬆。

位置:耳朵外廓

按摩效果(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安撫身體、補益心氣。

按摩方法:按壓神門一分鐘,然後換左耳做同樣的動作。

2、胃點

當身體感到脹氣或消化不良時,對胃點加以按摩可使消化激素活躍起來,促進消化,同時還能夠起到減少脂肪堆積的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

位置:耳朵中央

按摩效果:促進消化酶分泌,減輕腹脹和消化不良,有利於減肥。

按摩方法:間歇式按壓,早晚左右耳各30下。

3、便祕點

便祕是由於腸胃蠕動緩慢或消化不良引起的,刺激便祕點可以有效增強腸胃蠕動,促進毒素排出。

位置:耳輪內側上方

按摩效果:促進腸胃運動,消除便祕。

按摩方法:間歇式按壓,早晚左右耳各30下(根據便祕情況,可以適當增加按摩次數)。

4、內分泌點

內分泌點穴位控制下丘腦中的食慾控制中心,減少飢餓激素的產生,增加產生飽足感的激素並加快代謝速度。

位置:耳輪內側下方

按摩效果:促進新陳代謝。

按摩方法:間歇式按壓,早晚左右耳各30下。

5、飢點

當腸胃向控制食慾的下丘腦發出“餓”的信號時,人就會有進食的慾望,而按壓相應穴位能起到阻止信號傳遞的作用。

位置:耳垂上方

按摩效果:有效抑制食慾,阻止飢餓信息的傳遞。

按摩方法:間歇式按壓,早晚左右耳各30下(飯前或有飢餓感時按摩效果更好)。

二、看耳朵辨疾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視耳好惡,以知其性”的說法。中醫中早就有通過觀察耳朵的色澤、形態的變化來輔助診斷及鑑別病症的方法。

人體的各個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當身體出現問題時,耳朵的相關區域也會出現反應。

正常人耳朵紅潤而有光澤,這是先天腎精充足的表現;耳朵乾枯沒有光澤,可能是由於機體腎精不足;耳朵顏色淡白的人,多怕冷惡風,手腳冰涼;耳朵紅腫,多是“上火”的表現,常見於肝膽火旺或溼熱;耳廓乾枯焦黑,多發於傳染病後期或糖尿病。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點狀或片狀紅暈、暗紅、暗灰等,則有可能是胃炎、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的表現。

如果耳朵局部有結節狀或條索狀隆起、點狀凹陷,多提示有慢性器質性疾病,如肝硬化、腫瘤等。耳朵局部血管過於充盈、擴張,可見到圓圈狀、條段樣等改變的,常見於有心肺功能異常的人,如冠心病人、哮喘病人等。

望耳只是中醫“望診”的一部分,判斷身體健康狀況、診斷疾病,應當結合全身的其他表現。即使平日裏自己觀察,也不可盲目照書診斷,杞人憂天。

三、6個按摩耳朵的方法有利於身體健康

1、鳴天鼓:兩掌分別緊貼於耳部,掌心將耳孔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餘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叩擊頭後枕骨部,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該方法有提神醒腦、寧眩聰耳之功效,不僅養生保健,而且對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療效。

2、拎耳屏:雙手合指放在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痛爲限。每次3~5分鐘。此按摩耳朵養生的方法可有效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3、拔雙耳:兩食指伸直,分別伸入兩耳孔,旋轉180度,反覆3次後,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鳴響,一般拔3~6次。此按摩耳朵養生方法可使聽覺靈敏,並有健腦之功,對於神經衰弱、健忘等疾病有一定療效。

4、推耳後:用兩手中指指面,分別置於兩耳後,沿翳風、瘛脈、耳殼後、顱息上下來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膚髮熱。此法具有滋腎養肝,降低血壓的作用。

5、摩耳輪:雙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陽痿、尿頻、便祕、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頭昏等疾病。

6、摩全耳: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向後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覆按摩背面,反覆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四、身體不舒服可以按摩耳部穴位

耳朵上的穴位比較複雜,但若有頭疼、失眠的小病,我們可以自己按摩穴位輔助治療。

1、牙齦腫痛按耳垂。

耳垂相當於面部,當因“上火”導致牙齒、牙齦腫痛,或臉上長小疙瘩時,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去醫院在耳垂上點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經常按捏耳垂還能美容養顏。

2、心絞痛按下耳窩。

經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稱下耳窩,對血液和循環系統有保健作用。下耳窩相當於胸腔內臟器官。心絞痛時首先要保持鎮定,不要驚慌,立即停止活動,臥牀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後可對下耳窩進行按壓。方法是,將食指放到耳孔處,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這是最簡便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迅速緩解心絞痛,度過危險期。

3、打嗝按上耳窩。

上耳窩,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當於人的腹腔,按摩此處有助於消化,並有強腎健脾之功。打嗝,中醫稱爲呃逆,就是由於脾胃處虛弱,以及生喫不良食物、暴飲暴食引起的胃氣上逆。

4、失眠上下耳窩都要按。

失眠,中醫稱“不寐”,它是由心、脾虛弱造成,可按揉下耳窩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窩中的“脾”兩穴位。可將食指放到耳孔處,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即可。

5、四肢疼痛揉耳輪。

耳廓的外周耳輪相當於軀幹四肢,頸肩腰腿痛等軀體疼痛患者宜多按壓耳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