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酒店衛生問題頻頻曝光:強鹼洗滌牀單、不換牀具杯具、無視馬桶浴缸清潔……這些亂象困擾着消費者。不少人認爲“外出衛生安全還是要靠自己”,開始採取“自保”措施:用開水燙馬桶圈和杯子,用酒精清潔衛浴設施、自帶杯子和牀單……(11月20日《工人日報》)

顯然,採取“自保”措施不是因爲消費者有潔癖,而是酒店業衛生問題頻現讓人無法放心。但對於經常出差、經常旅遊的人羣來說,不可能把家搬來搬去,也不可能買一輛房車。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消費者只能盡最大努力去保護自己。

但消費者“自保”式住酒店是酒店業恥辱,是倒退。因爲消費者付費購買的是安全的住宿環境,而部分酒店提供的是髒亂差環境。當部分酒店因衛生問題讓消費者難分清好壞,所以部分消費者對整個酒店業失去信任,該行業應爲此臉紅。

“自保”式住酒店無疑增加了消費者心理負擔和經濟成本。心理層面,部分消費者覺得酒店提供的任何東西都不乾淨,就會心生焦慮、恐懼。從經濟角度來說,消費者採取“自保”措施所增加支出只能自己承擔,住酒店綜合成本將增加。

所以,酒店業既要從多起衛生事件吸取教訓,也要從消費者“自保”看到不信任。每家酒店只有強化自律,嚴格按照《旅店業衛生標準》操作,並讓消費者親眼看到這種操作,纔有望重塑信任。當然,這離不開監管部門的監督和鞭策。

坦率說,從多家快捷酒店到多家五星級酒店均曝出衛生問題,讓酒店業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但由於消費者出門在外不得不住酒店,酒店入住率未必能反映出消費者不信任。而消費者採取“自保”措施絕對是對酒店不信任的投射。

希望酒店業“讀懂”消費者“自保”之舉,只有從這種“自保”中感受到恥辱,纔有望“知恥而後勇”,下大決心解決管理頑疾。其實,酒店管好自身衛生問題並不難,輿論已經提供了很多建設性意見,關鍵是部分酒店管理者缺乏恥感。

任何一個問題行業需要自救,也需要他律。就酒店業來說,鑑於目前消費者極不信任,只靠自身改進管理是不夠的。筆者以爲,既可以考慮引入第三方機構監督酒店保潔等幕後工作,也可以效仿“明廚亮竈”讓酒店保潔等環節陽光透明。

他律,主要是監管者要進一步完善懲罰措施和日常監管監督。從過去對酒店衛生問題的罰單來看,幾乎起不到多少懲戒和警示作用。比如2015年杭州有關部門給予衛生存在問題的38家酒店行政處罰,罰金僅爲5.65萬元,如同撓癢癢。

所以,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加大懲罰力度。不僅要限制地方監管部門自由裁量權,還應該規定突擊式的明查暗訪常態化。只有法規越嚴厲,監管者越嚴格,某些酒店胡作非爲的可能性才越小,消費者對於酒店業的信任感纔會增強。

也就是說,消費者不信任酒店衛生,相關監管者也要深刻反省。而要重塑這種信任,不僅取決於酒店行業能否知恥,也取決於各地監管者如何作爲。

◎ 爲正義“說話”,爲公平“代言”,若喜歡本頭條號評論文章,請您訂閱並批評指正,謝謝 ◎

我的微信公號:《浴室傳奇》(weiyuchuanqi)——關注浴室文化與洗澡健康的微信公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