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幹部張偉最近的經歷像是坐了過山車。

因沒能及時接聽安徽省脫貧攻堅巡查組電話,安徽省全椒縣農村公路局副局長張偉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並被公開通報。

根據10月8日安徽省全椒縣紀委監委網站發佈的處分通報:2018年8月,縣扶貧辦多次下發通知,要求全縣幫扶責任人做好接受省脫貧攻堅巡查組電話訪談準備。8月23日晚19:31分至19:35分期間,省巡查組四次撥打張偉手機,張偉未接聽電話,給我縣脫貧攻堅工作造成嚴重不良影響。10月8日,縣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給予張偉黨內警告處分。

此事經多家媒體報道後,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正當網民議論紛紛之時,張偉向媒體透露了自己沒有接到電話的原因:“我喫完晚飯後有出去遛彎的習慣,8月23日晚飯後,我遛彎時出了一身汗,回家後就洗了個澡,這個時候就有電話打進來,當時是我孩子接了電話,並表示等我洗完後給他們回電話,但是我洗完之後再打這個電話就怎麼也打不進去了。”

《中國青年報》發表評論指責當地的處理稱:“以官僚主義反官僚主義,以形式主義反形式主義。8小時之外漏接一個電話,就扣這麼個大帽子,這不是官僚主義嗎?”許多網民認爲,4分鐘沒能及時接聽電話,就認爲是給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造成嚴重不良影響,顯然有點“用力過猛”。

11月15日,全椒縣紀委宣傳部部長黃亮向媒體表示,經媒體轉發此消息後,全椒縣紀委監委對此事已成立調查組。

11月16日,全椒縣縣委撤回了對張偉的處罰決定,通報中稱,根據複查情況,全椒縣縣委認爲,原處分決定定性不準確,處理不恰當。

在最新的通報中還提出,“將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改類似問題,防止執紀問責簡單化”。

在張偉被通報的一週前,最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開始實施。

人民網轉載的一篇文章也指出,黨紀處分是嚴肅之事,是嚴肅的組織行爲,對當事人有直接影響。“權力不能任性,不能隨意揮舞紀律處分大棒。那樣黨內監督就走了樣,甚至會被懷疑是否‘挾私報復’,更讓普通幹部寒心。”

記者發現,此類因受輿情影響而改變處罰的事件非首次出現。

2016年9月30日,山西省長治市屯留縣紀委在當地報紙上發佈了一則題爲《關於對屯留一中南校區部分教師聚餐飲酒問題的通報》文章,通報稱,9月9日,屯留一中南校區高二年級24名老師在學校放假後,到屯留縣曙光商業街金海棠飯店聚餐且飲酒,其間共花費1390元,採取AA制付費。該事發生在絕大多數機關單位工作日中午時間,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經縣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責令兩名年級負責人在全校教師大會上公開作檢討,對參與的其他22名班主任進行集體約談,並對該事在全縣範圍進行通報。

當年10月,該通報在網絡上引爆輿論。新華社發文稱《24名教師放假自費聚餐卻被紀委通報,“好經讓歪嘴和尚念歪了”》,甚至提出“教師喫個飯聚個餐都能驚動紀委,是不是矯枉過正”?

經過了半個月的輿論發酵,10月16日,山西省長治市紀委研究決定,撤銷屯留縣紀委常委會關於對屯留一中南校區部分教師聚餐飲酒問題的處理決定,並由市紀委全面覈實瞭解情況後,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責任追究。

(法治週末見習記者 孟偉編輯整理)

責任編輯:馬蓉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