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看!新邵又被新華社“點名”了,這次是因爲...

提示:點擊↑上方"新邵微生活"訂閱下期

11月20日,新華社發出通稿:《湖南新邵:“扶貧車間”進了村》,對新邵大力建設“扶貧車間”、積極推動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做法予以全面報道。新華社再度關注我縣脫貧攻堅工作。稿件發出後,新華網、新華社客戶端、新浪、紅網、時刻新聞、新湖南等國內主流媒體紛紛轉載,引發廣泛關注與好評。現將原文轉發如下,以饗讀者。

湖南新邵:“扶貧車間”進了村

新邵縣嚴塘鎮常興鞋業“扶貧車間”裏,村民們正在製鞋。

“現在就在自家樓下幹活,雖然工資比沿海少一點,但能天天見到孩子,開銷也小了不少,真的是很好。”坐在車間裏,談起現在的工作,27歲的牟思思滿臉笑容。

牟思思是湖南新邵縣嚴塘鎮人,2016年以前,她的家還在位於偏遠大山之中的肖家村,全家“靠山喫山”收入極少,加之丈夫先天弱視,兩個孩子要上學,她家被確定爲建檔立卡貧困戶。而作爲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縣的新邵縣,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就業機會並不是很多。

迫於生活壓力,牟思思與丈夫先後在廣東東莞、浙江杭州等多地打工,進過電子廠、方便麪廠,雖然收入增加不少,但一年到頭,很難見到孩子,丈夫的病情也在加重。今年暑假,牟思思回到了易地扶貧搬遷後的新家,這裏距縣城只有20分鐘車程,村裏也引進了三家企業,開辦了三個“扶貧車間”。

在牟思思務工的常興鞋業“扶貧車間”,記者看到,400多平方米的廠房裏,用於鞋面製作的縫紉機分列兩行,70多名當地村民正幹得熱火朝天。而在車間外,村民用於上下班的電動摩托車、自行車排成一排,一些小孩在旁玩耍,等待父母下班。

“現在,已經有12名貧困勞動力在這裏上班了,他們的保底工資是2000塊,如果成了熟練工,收入會更多。像牟思思老公這樣的人如果來上班,我們也會給他安排合適崗位。”車間負責人朱愛武說,隨着訂單增加,常興鞋業在當地政府幫助下,新增了400平方米的車間,還在另外兩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商洽車間用房。

新邵縣嚴塘鎮常興鞋業“扶貧車間”裏,村民們正在製鞋。

小編採訪發現,新邵縣的“扶貧車間”不只是佈局在縣城周邊,即使偏遠的鄉鎮也或多或少開辦了“扶貧車間”,其產業既有外引的箱包、製鞋、製衣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有一些立足本地資源的農林產品加工產業。

潭府鄉陂丁村距離縣城約20公里,是個貧困村,這裏楠竹資源豐富。今年5月,當地建起了一家以加工高檔竹木工藝筷爲主的“扶貧車間”,吸納了126名貧困勞動力就業。25歲的當地人李慧就在車間就業。

李慧說,因爲自己身患疾病,幹不了重體力活,並且每週都要去醫院檢查、治療,以前沒有地方可供自己工作。“現在村裏有了廠,安排我做一些簡單的活,工作時間也沒有給我限定,這確實是帶有照顧我的性質。”李慧說。

“引企業入村,讓村民和貧困戶既能兼顧田間勞作和車間工作,還能照顧老人和小孩,不僅增加了他們的收入,助推他們脫貧,也有利於維護鄉村和諧穩定。”新邵縣職業介紹中心主任李少華告訴記者,目前,新邵已經在全縣建立了43家“扶貧車間”,分佈在全縣10多個鄉鎮,吸納了3000多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近千人。(來源:新邵發佈)

點擊查看:22歲當鎮長,25歲當上市委書記,26歲竟把省委書記情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