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鄰里社區作爲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之一,不斷創新服務模式,鏈接社會資源,統籌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打通了社區服務的“最後一公里”。《高新區報》專題推廣新鄰里社區“凝聚社會力量,提升服務品質”的治理模式。

社區孵化:“自由兵”變成“正規軍”

社區利用網格長巡查零距離傾聽居民需求,自主孵化社會組織,讓一個個“自由兵”乘着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成立的“東風”變成社區“正規軍”。魅力新城,書韻飄香!——新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正式成立啦!

網格長日常走訪時瞭解到,藝景嘉園小區的蒼美紅退休後經常組織老年人跳舞、健身,於是積極對接,引導其舞蹈隊入駐社區,讓她們在寬敞明亮的社區活動室編排舞蹈,並培育爲社區社會組織——好鄰里舞蹈隊。

像好鄰里舞蹈隊一樣由社區自主孵化的“正規軍”還有高翔民樂隊、鄰里藝術團等多個組織。有了正規的組織,大傢伙參與社區活動的熱情高了,鄰里關係也變得更好了。

社區高翔民樂隊演奏曲目

“我們和社區就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只要社區有需要我們都全力支持。”舞蹈隊的顏麗芳開心地說。現在,無論社區組織文體活動還是貧困幫扶,社會組織都主動“挑大樑”,實現了共建共治共享。

引入資源:聚合力提升服務品質

除了自主孵化外,社區還積極鏈接山東京廣傳媒、浦發銀行、古德廣場等多家大型企事業單位,凝聚社會合力提升服務品質,構建更廣闊的“家門口”平臺。

社區與京廣傳媒合作建立鄰里書苑

目前,社區分類整合、孵化、引進了20多個社會組織,他們從社區小舞臺走向社會大舞臺,成爲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左膀右臂”。

“認領”模式: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

社區創新採用服務項目“認領”模式,將對社會組織的運用納入全面考覈機制,讓居民在社區就可以參加各種社會組織,也可以按需享受服務。

“我們與社區簽訂合作協議,年終考覈不合格的將被清退出社區。”蒼美紅說,“每年參與社區組織的20次公益活動是我們舞蹈隊‘認領’的服務”。

目前,由社會組織“認領”的瑜伽班、茶藝班、插花班等課程均已開課,“認領”的服務涉及文體類、志願服務類、綜合類等,打通了宣傳羣衆、服務羣衆、滿足羣衆的“最後一公里”。

來源:高新區報

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擴大了文明實踐覆蓋面

滿足了居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

下步,街道將逐步在23個社區

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傳遞文明風尚

唱響時代主旋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