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呀呸,這酒味淡出個鳥兒來”,若是魯提轄喫了這酒,定是這般說法。

宋朝時,已經有了白酒,但此“白酒”非今天的白酒。今天的白酒都是蒸餾酒,純度高,勁道大;宋朝的白酒特指大米釀成的酒,用的是白曲,顏色發白,所以叫白酒,不管用什麼糧食作物,它們都只是發酵法釀酒,沒有蒸餾提純這道工序。我國是從元朝纔有的這項技術,明朝時才進入大量推廣階段。

所以纔有了武二郎的連幹十八碗,所以纔有智取生辰綱時大家都拿它解渴的事實,發酵飲品統統沒度數,格瓦斯你喝上幾瓶,測酒駕時的殺傷力也不如半塊豆腐乳!

古墓裏發現陪葬的美酒,並不是2000年前的洛陽古墓的專利,在陝西西安、寶雞、江蘇徐州、山東煙臺等地都出土過密封程度相當不錯的漢代美酒,古代有厚葬習慣,事死如生,主人生前能享受到的,連活人都敢放進去讓他受用,美酒當然無可厚非。

盛放這些美酒的容器多是陶瓷製品,根據墓主人的土豪程度,有時候也會採有青銅製品。

漢代之前的酒器用青銅製品比較廣泛,所以纔有“燈紅酒綠”一說,酒爲什麼綠?大約不是因爲青蘋果口味,而是因爲裏面含有銅離子。

尤其是埋藏了千年之久後,銅離子在酒中的含量自然就高,像在2003年西安出土的漢代美酒,銅離子的含量就達到了1800毫克,別聽1800這個數字覺得很高,換算成克就是1.8克。人體內的銅元素大概有100毫克到200毫克之間,也就是說,相當於十個正常人體內含有的銅元素。

盛放這些美酒的銅鍾裏的美酒有50多斤,理論上說來,你一人兒喝上5斤這綠色液體之後,體內的銅含量會升高一倍。雖然這銅離子也屬於重金屬離子,也有毒性,但少悶兩口,問題不大。

毒呢倒是毒不死你,但這味道未必會佳,千年的歷史過去,在密封性能有限的情況下,高度的蒸餾酒也會跑味兒,更不用說這些糧食發酵飲料了。

至於陶瓷容器中的美酒,放心大膽地開喝便是,礦物質含量肯定豐富,不就是兩千年前一口老湯麼,十億年前的陳年老湯地下都有的是,二十億年前的石頭你都敢戴敢玩,一口兩千年前的泥湯又算得了什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