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庫倫 今天

基 層 黨 建

庫倫旗多維度培養黨務幹部

針對基層黨務幹部業務不熟,能力不強等問題,庫倫旗多維度着手培養黨務幹部,有效提升了黨務幹部業務能力,打造一支專業化黨務幹部隊伍。

自主式學習。結合黨建工作實際,編印了《黨務幹部應知應會手冊》《基層黨務工作指導用書》,內容包括政策理論知識、發展黨員流程圖等11類重要內容、《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16項規範性文件、黨支部請示、決議等9項公文寫作模板和組織工作名詞解釋,爲基層黨務幹部自主學習提供便捷。

授課式培訓。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圍繞黨建工作新形勢、新要求,以黨務幹部爲主力定向授課,對黨建工作實務進行專題培訓。邀請旗委黨校老師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紀委監委老師解讀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爲打造新時代黨務部隊伍奠定理論基礎。年初以來,舉辦黨建業務培訓6期,培訓黨務幹部407人次。

教練式輔導。採用分期分批調訓的方式,組織基層黨組織黨務幹部到旗委組織部進行爲期兩週的跟班學習。針對下鄉調研、參與組織業務工作、撰寫組工信息等方面進行“一對一”業務指導,讓黨務幹部全面瞭解掌握黨務知識和抓黨建工作方法。年初以來,已調訓黨務幹部9名。

交流式提升。充分利用舉辦各類組織工作會議、培訓班等時機,通過設置現場提問、自由討論、交流座談等環節,分析研討工作中存在的難題。選部分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或黨辦主任就本單位黨建工作開展情況現身說法,交流學習借鑑,並提出解決的意見建議。年初以來,在各類組織工作會議及培訓班上已有53名黨務幹部進行了交流發言。

駐村工作進行時

以心交心 融入百姓

——記六家子鎮馬拉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王愛民

“駐村就是要把羣衆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去幹,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才能獲得他們的理解與信任。作爲駐村幹部能爲羣衆多做點實事,讓村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是我最欣慰的事兒”。

2018年3月,王愛民同志被選派到六家子鎮馬拉吐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駐村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撲下身子,走家串戶,調查研究,訪貧問苦。做完手頭的工作,他就到村裏與羣衆聊聊家常,瞭解百姓們關心的各種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對村“兩委”班子、黨員隊伍建設、農業生產、生活狀況、民風民俗等情況都摸得了如指掌,爲馬拉吐村脫貧攻堅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以心交心,充分融入到百姓當中去,成爲他們中的一份子,農村工作就好乾了”。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自駐村以來,王愛民同志與村“兩委”班子成員一道,從羣衆關心的小事做起,切實解決困難羣衆實際生產生活難題。積極協調資金35000元修建了一條470延長米的砂石路,方便了百姓出行;協調電力系統安裝變壓器,保障了村民日常用電;爲貧困戶包玉山申請扶貧基金5萬元,用於生產資料籌備,並帶着其愛人在旗醫院進行眼部檢查治療;自費3800元爲貧困戶那順烏日塔購買柴油機、水泵等噴灌設備。

爲把六家子鎮馬拉吐村建設成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王愛民同志十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新型農民,有計劃地對村民進行“愛黨、愛社會主義、愛國家、愛集體”的教育,讓社會主義思想佔領農村陣地。村黨支部經常搞多種形式文化活動,利用村文化室豐富黨員、村民的文化生活,不斷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精準脫貧、全面小康,任重而道遠。王愛民同志深知自己的工作做的還遠遠不夠,他時時刻刻都走在爲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路上......

綜 合 動 態

庫倫旗187個嘎查村全部實現集體經濟清零。年初以來,庫倫旗堅持分類指導、資金投入、項目實施、資源整合四個到位,積極探索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農牧民增收的發展模式。截止9月底,全旗187個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實現清零,集體經濟總收入1560.67萬元。一是因村施策,推行“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發展模式,不斷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如針對126個具備養殖業發展條件的嘎查村,依託同富養殖有限公司等26家公司(合作社),以參股企業經營、整合抱團發展等形式提高自身發展能力。二是典型帶動。旗財政下撥935萬元啓動資金,對全旗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15個嘎查村進行了重點打造,以點帶面,起到示範引領作用。三是村企業對接。積極引導非公企業主把技術、市場等方面優勢與農村牧區資源優勢相對接,聘請51名企業家擔任51個嘎查村“名譽村主任”,促進農村牧區經濟發展、嘎查村集體增收。

庫倫旗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是積極開展蘇木鄉鎮綜合文化站創建工作,全旗9個蘇木鄉鎮綜合文化站中7個達到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標準。二是旗級7處補點工程部分設備已到位,10000戶的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已發放設備8900套,“製播能力”建設工程設備已到位80%,中央數字電視無線覆蓋5處補點工程、市級廣播電視4處補點工程和廣播“百縣萬村工程”已基本完成,“通遼交通綜合廣播”工程完工,實現了與全市各旗縣交通綜合廣播無縫對接。三是庫倫旗圖書館被文化與旅遊部評爲一級圖書館。

庫倫旗實施“鄉村致富能人培養計劃”。爲着力解決部分農村實用人才帶動力不強等問題,庫倫旗制定“鄉村致富能人培養計劃”,利用2—3年時間,培養900名致富帶頭人。庫倫旗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師資庫,將瀋陽農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旗民族職業中專等院校的種養殖方面專家、教授納入師資庫,通過分期舉辦農村經紀人、種養殖實用人才、黨員致富能手、農村經濟合作社負責人等專題培訓班,提升鄉村致富能人整體素質,有效發揮其在脫貧攻堅、產業結構調整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年初以來,舉辦各類培訓班27期,培訓鄉村致富能人1900多人次,依託遠程教育資源,組織貧困農牧民集中觀看種養殖實用技術視頻24100人次,增強農牧民“造血”功能。

庫倫旗強化“五抓”措施不斷提高教師隊伍建設水平。一是抓師德師風建設。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同教育教學發展、創建文明學校、構建和諧校園等工作緊密結合,通過全面自查、自我剖析、對照整改、督導檢查、考覈測評等方式,紮實推進師德師風建設,致力打造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二是抓師資培訓工作。嚴格落實上級各項培訓計劃,截止10月末,組織2160名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和骨幹教師培訓,組織1116名教師參加“國培計劃”培訓。先後開展旗級培訓5次,參訓910人次,全面提升了教師學科教學和專業自主發展能力。三是抓校長教師交流。旗教體局、編辦、人社局、財政局等單位聯合下發了《庫倫旗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實施方案》,形成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長效機制,確保學校每學年輪崗交流人員達到應交流教師數的10%,骨幹教師佔教師交流的20%,近兩年進行輪崗交流校長教師327名,不斷提高校長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四是抓教研教改推進。推進調研視導,以教研教改促教學,夯實課堂教學模式轉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業務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目前,指導課堂教學300人,聽評課400多人次;開展名師送課下鄉15場次,開展“教改大課堂”活動3次,“教研聯盟活動”10餘次;評選出旗級“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79節,獲得區級優課榮譽1名、市級優課榮譽6名。加強課題研究,申報立項教育部規劃課題1個,實施研究自治區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個。五是抓典型示範引領。開展典型選樹活動,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榜樣力量,以點帶面示範引領,營造積極向上的濃厚氛圍,激發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創建敬業愛生教書育人的教學環境,進一步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氣 象 服 務

(庫倫旗氣象局提供數據支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