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富春共同的母亲,她年逾50冲破重重阻力,倾家荡产,率儿女远渡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是第一个“留学老学生”,被称为“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她就是被毛泽东、邓小平尊称为“大家长”、“蔡伯母”的葛健豪。

葛健豪(前排左二)在法国(中右一为蔡畅)

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山清水秀,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故里,也是湘军的摇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当地有三大望族,除了曾国藩家族,还有“鉴湖女侠”秋瑾的婆家王氏家族和葛健豪娘家葛氏家族,他们之间彼此联姻。

葛健豪与秋瑾情同手足,亲如姐妹,经常集聚在一起,或饮酒赋诗,或对月抚琴,或下棋谈心,往来十分密切。

1913年,葛健豪丈夫蔡蓉峰为了500银元,要将年仅13岁的蔡畅许配给一个财主当小媳妇。葛健豪决定带女儿逃婚。次年春天,年近半百的葛健豪卖掉了一部分陪嫁的首饰凑足所需费用,带着蔡和森、蔡畅,还有寡居的长女蔡庆熙及其三岁的女儿刘昂,一起到长沙求学谋生。蔡家祖孙三代5人进省城求学,一时传为佳话。

1919年12月,蔡和森与蔡畅、葛健豪及向警予一起自沪启航,奔向法国。葛健豪对送行的人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要活得有意义,我们现在去留学,将来回国就可以干一番救国救民的大事。”

1928年3月,向警予在武汉被法租界巡捕房逮捕。5月1日,向警予英勇就义。惊闻此讯,葛健豪如遭晴天霹雳。她为向警予撰写了一副挽联:

同乡里,同留法,同一家,同甘共苦,戚戚焉,愚母惭愧未同去;

先国家,先民族,先大众,先人后己,凛凛然,贤媳光荣已先归。

三年之后,蔡和森在广州牺牲了。

蔡畅怕老母亲承受不住这接连的打击,一直隐瞒着这个噩耗。

1943年3月16日,葛健豪临终前,问长女蔡庆熙:“和森、咸熙(蔡畅)有信回没有?”并要长女写信告诉他们:“母亲已看不到你们事业的成功了,但革命一定会胜利的!”

毛泽东为她亲笔写了挽联:“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