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俞永傑工作照 金山公安供圖 王勇 攝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陳浩 通訊員 王勇)金山公安分局有這樣一位人物:畢業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通訊工程專業,人送外號“俞”工。平時在單位裏沉默寡言,但就是這樣一位其貌不揚的工程師,參與 “12.22”網絡虛假信息詐騙案、“12.21”電信詐騙案等一批有重大影響案件的偵破。這批大案要案的破獲,離不開“俞”工全方位的網絡技術支撐,只要有技術上的難關,同事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他。他就是金山公安分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案件偵查組警長俞永傑。

他是網絡領域的“先行者”

20年前,俞永傑大學畢業。當時計算機對於一般人來說還是一個稀罕的玩意,俞永傑這樣公安院校計算機系科班出身,既懂偵查破案又懂計算機網絡的“專業選手”,毫無疑問成爲了那個時代分局小有名氣的“網絡專家”。

隨着網絡時代的日益興起,勢不可擋的網絡熱潮催生了許多新型犯罪,傳統的辦案理念已不能滿足對日新月異的高科技網絡犯罪的破案需求。2005年2月,金山分局正式成立了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隊,成立初期只有4名民警,俞永傑理所當然地從刑偵支隊被抽調,成爲其中的一員。

來到新單位以後,如何打擊高科技犯罪,成爲擺在民警面前的一道難題。在這關鍵時刻,俞永傑作爲計算機方面的行家裏手,當仁不讓地挑起了重擔。

2006年初,俞永傑在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後,和同志們成功偵破了“金山某超市職務侵佔案件”,一舉挖出一個以設計非法軟件程序爲手段、侵吞397萬營業款,參與人數達43名的犯罪團伙,從此他一舉成“名”。同事們對這位平時埋頭苦幹,看上去顯得“另類”的工程師刮目相看。

他是先鋒崗位的“排頭兵”

2016年“1.13電信詐騙專案”審訊期間,犯罪嫌疑人拒不交代犯罪情況,俞永傑利用專業技術,通過對犯罪現場8臺服務器及財務計算機硬盤進行數據勘驗,從中提取了員工名冊、客戶資料、訂單資料等重要犯罪證據,從而初步釐清了該公司的人員關係、職責分工、操作流程、盈利模式等整個組織架構,爲審訊工作找到了突破口。最終使陳某和於某爲首的包含117名違法犯罪嫌疑人的特大電信詐騙團伙陸續交代了犯罪罪行,凍結涉案資金1448萬餘元。

2018年8月,俞永傑又協助分局經偵支隊偵查“DT集團非法傳銷案”,犯罪嫌疑人通過建立網站和數據庫用於管理傳銷業務,導致案件偵查遇到困境。俞永傑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通過短短兩天的技術攻關,巧妙地解決了下載速度問題,從原來的半年時間縮短爲2周,大大縮短了取證的進程,爲後續案件偵辦節省了不少時間,有效助力專案組排查比對,從組織、營銷、網絡維護等全環節摧毀了該境外傳銷組織,成功偵破“4.11”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DT集團非法傳銷案)。爲防範與化解金融風險、營造進博會期間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創造了有利條件。

他以所學所感,結合金山多次組織開展技能比武,培養和帶動一批信息化涉網電子設備應用能手,也爲支隊選拔分局內部技術人才、業務能手、網絡偵察儲備人才提供了重要依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