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健康網11月21日訊(記者 柴燕宏 通訊員 胡梟峯)在骨科門診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病人,特別是中老年女性朋友,他們一來就診就會問:“大夫,我膝蓋疼,尤其是颳風下雨,根本沒法正常生活,怎麼辦?”

關節疼,深深影響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據統計,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已超1.3億,其中約有0.9~1.0億人會有骨性關節炎的臨牀表現,約有5000萬人有明顯的關節炎症狀。

“膝蓋是骨關節炎的常發部位,關節置換是重度骨關節炎患者的最佳治療方式,然而在很多欠發達地區,由於醫療條件和經濟水平限制,高昂的醫療費用成爲很多患者進行治療的障礙。”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顧國煜表示。

11月21日,浙大一院聯合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會發起“益在靈膝”健步行動計劃,即日起至2019年12月底,首批15萬元將資助10位浙江籍患者置換膝關節,旨在幫助浙江籍貧困患者解決膝關節置換經濟困擾,提升患者的醫療獲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據悉,這是浙江省首個大型骨關節置換公益資助項目,浙大一院也是全國率先開展關節置換公益活動的大型公立醫院之一。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林向進告訴記者,骨關節炎發病的實質是“關節衰老”。隨着年齡增長,由於軟骨退化與磨損,關節活動時骨骼間直接的滑動少了軟骨的緩衝,骨頭間正面“硬碰硬”便產生了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的症狀。

一般情況下,骨關節炎常發在膝、髖、踝、頸椎、腰椎等部位,多發於中老年人羣。當骨關節炎發生在膝關節時,便是膝關節骨關節炎。我們在生活中常說的膝關節“長骨刺”、“增生”、“退化”,其實都是膝關節骨關節炎。

關節炎早期常表現爲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和彈響、關節交鎖等,林向進介紹,目前我國大部分欠發達地區的老年患者,由於醫療條件有限和經濟困擾,往往都直到疼痛加劇到無法忍受、勞動及日常活動能力嚴重受限纔去就醫。

這種時候,最佳的治療方式便是關節置換,然而,動輒數萬的治療費用於他們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爲此,爲積極響應和落實黨中央“精準扶貧”政策方針,幫助浙江省欠發達地區老百姓更好地瞭解骨關節方面疾病,滿足貧困家庭膝關節骨關節疾病患者的就醫需求,“益在靈膝”健步行動項目正式啓動。

救助對象及條件:

1.浙江籍貧困地區廣大患有關節炎或疼痛難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

2.患者年齡大於65歲,且爲家庭經濟困難、貧困戶;

3.首批患者需在浙大一院進行關節手術。

救助標準:

據悉,本次共設立15萬元公益救助基金,將對10位符合條件的患者進行救助。患者由浙大一院篩查確認後收治入院進行手術治療,除醫保承擔的費用外餘下部分醫療費用通過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會公益基金進行救助。杭州地區患者一次性補助人民幣1萬元整,杭州以外地區一次性補助人民幣2萬元,大大減輕經濟負擔。

救助流程:

在浙大一院骨科門診就診的患有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者,均可被告知該項救助活動。患者可根據家庭實際經濟情況,向骨科提出申請,並提交申請表和證明材料,骨科收到相關材料後進行嚴格把關和審覈,將符合條件的患者上報給公益基金管理機構審覈,審覈通過後救助金將直接進入患者住院賬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