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粗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世代沿用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特色,床单用100%的纯棉线织成,不褪色、不起球、不卷边,舒适透气,吸汗能力强,是淳朴的劳动人民用原始的纺车、织布机一梭一梭精心编织而成。”近日,走在华阴市西河村,巷道上没有了三三两两的闲聊声,取而代之的是时不时传来的机杼札札声。

西河村地处偏僻、远离市区,旅游特色资源匮乏,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只留下妇孺儿童,是名副其实的“空心村”。是什么让这样的一个村子华丽转身?

近年来,华阴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实施精准帮扶、促进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措施来抓。西河村党支部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定位,立足本村实际,深挖手工土织布传统工艺。针对现代人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2017年6月,党支部书记张小平自筹150万元,并召集纺织技术能手,共筹集资金200余万元,成立了“华阴市俏女土布加工专业合作社”。

在探索“党建+产业扶贫”助力脱贫致富路径上,西河村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农户”模式,吸纳扶持农村妇女和贫困户进行手织布生产,帮助近百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过去的生活技能,成为如今的脱贫致富技能。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全村7户贫困户走上致富路,户均年增收3000元。

“这一天时间过得也太快了,坐这和老姐妹们一起织织布、聊聊天,两天就能织完一个床单,农忙时节就停工,一年下来也能挣个上万元。”说到这里,62岁的赵引娣开心地笑了起来,“要是在两年前光靠种地,一年满打满算只有这点粮食。有个天灾,或者赶上市场滞销,就会辛辛苦苦白忙活一年。”西河村人均土地只有一亩,单纯依靠土地养家糊口,难以维持生计,青壮年都到城里务工,寻找赚钱的机会和门路,留下了老人和儿童留守村庄。

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让农民在闲暇之余,利用手工技术赚取生活费。成立初期,合作社组织资历较老的纺织工人与经验欠缺的工人进行一对一帮扶,并对在家纺织的村民提供生产材料、专业培训、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引导其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实现妇女手工产业从分散生产转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去年年底,在西河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与帮扶下,合作社与西安华阴俏女农副产品经销公司签订协议,由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合作社进行生产制作,既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又提升了产品的设计水平,现在的“俏女”牌土布不但销往西安、北京、上海、兰州等地,还出口到美国、法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真正让传统手工技术成为脱贫致富的“新技能”。

在西河村以前的脱贫攻坚实践中,不少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懈怠思想,也有不少非贫困户存在“缠、访、闹”的不良习气。“农村思想阵地不占领,精神传承式微,就会导致乡村凝聚力弱化和不良风气的散播。乡风民风建设这个‘事’,还得靠支部‘带’。”张小平说,“只有大伙有了精气神,才能干啥都有劲儿。”

西河村党支部以精神传承为抓手,以合作社为平台依托,充分利用农闲时节,吸纳广大留守村民加入合作社,由纺织能手发挥“传帮带”作用,凝聚团队精气神,让贫困户更好地融入合作社,将“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同时,合作社针对贫困户制定了积分奖励政策,按照出勤次数和完成布匹数量进行积分考核发放奖励,激发贫困户干事斗志,让“比着干”成为常态。

在西河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土布已成为主导产业,同时将周边小泉村、公庄村、周家村的贫困户吸纳进了合作社务工。华阴市一批“产村相融”党建示范点、“文明乡风”党建示范点、“集体经济”党建示范村,正在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的大道上奋力前行。

(作者:孙 瑄 党 军)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