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0後”母親爲16歲少年捐造血幹細胞 2個月增肥18斤

中新網湖州12月24日電(見習記者 施紫楠 通訊員 吳明憲)“80後”的朱燕娜是浙江杭州人,結婚後留在浙江湖州成了吳興媳婦。這兩個月,她增肥18斤,只爲捐獻造血幹細胞救治一位遠在他鄉的陌生少年。

“燕娜,你在5年前的獻血車上,造血幹細胞留底,還記得嗎?”三個月前,朱燕娜接到吳興區紅十字會的電話,她和一名16歲患有血液疾病的少年初步匹配成功。

想到年紀相仿的兒子,朱燕娜帶着激動和心疼,前去二次配對。配對成功後,還沒獲得家人支持的朱燕娜一口答應捐獻。從那之後,陌生少年的脈搏在燕娜心頭倒數。

此時,少年急需移植的消息傳來,需要加速。爲達到標準,朱燕娜努力增肥,高分辨和體檢同時進行,短短兩個月胖了18斤。

捐獻當天,經歷4個小時,205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功採集,朱燕娜成爲中華骨髓庫第9273例,浙江省537例,湖州市第13例,吳興區第3例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一直安慰大夥、嘴上說着沒事的“女漢子”,一下牀就開始了狼吞虎嚥。由於採集量不夠,朱燕娜第二天又返杭採集了100毫升。

小小的採集室裏,開朗的朱燕娜兩旁站滿了“熟悉”的陌生人。一邊是來自金華準備捐獻的謝章偉;另一側是浙江省造幹捐獻志願者張劍。

護送造幹細胞的張劍,一早從嘉興桐鄉坐高鐵趕來。看到他制服的旅客,問起捐獻是否痛苦。他耐心地講解着,如今只需要通過類似獻血的方式就能捐獻造血幹細胞。

提起浙江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服務隊,張劍自豪地介紹,志願隊成立3年,累計護送里程超10萬公里,繞地球近3圈。張劍說,造血幹細胞的捐獻對身體沒有影響,但對有需要的那些陌生人來說,這是裝訂生命續頁的重生。

正如受捐少年給朱燕娜的回信裏寫道那樣:“父母給了我第一次生命,是您給了我二次生命,所以我就是您生命的延續……”(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