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8年“跨省抓醫生”事件後,鴻茅藥酒及生產企業的種種問題就不斷被媒體曝光,“嚴重缺乏社會責任感”也成了很多人對涉事酒企的直接觀感。鴻茅藥業、鴻茅藥業副總裁分別榮獲“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和“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年度人物獎”榮譽稱號。

原標題:鴻茅藥業成“履行社會責任明星”,這步子邁得有點大

“社會責任明星企業”是種褒揚性稱號,獲獎者理應名至實歸。

全文1292字,閱讀約需2.5分鐘

▲資料圖

12月21日,“2019中國中藥創新發展論壇暨《中國中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佈會”在北京舉行。鴻茅藥業、鴻茅藥業副總裁分別榮獲“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和“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年度人物獎”榮譽稱號。

鴻茅藥業獲獎,引發輿論沸騰。自2018年“跨省抓醫生”事件後,鴻茅藥酒及生產企業的種種問題就不斷被媒體曝光,“嚴重缺乏社會責任感”也成了很多人對涉事酒企的直接觀感。

1年前,鴻茅藥酒入選當地優秀民營企業擬表彰名單,公示期間曾受到輿論強烈質疑,最終被“拿掉”。這一次,涉事酒企又獲得“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未免顯得有些諷刺——要知道,2018年該企業曾因跟那起“跨省抓醫生”事件扯上邊而備受詬病,在此背景下,其還能獲“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這不止讓很多人三觀凌亂,更跟“社會責任”和“明星企業”的概念直接牴牾。

“社會責任明星企業”是種褒揚性稱號,獲獎者理應名至實歸。如果一方面是公衆口碑“不理想”,另一方面卻榮膺“履行社會責任明星”,這樣的分裂就不僅是寒磣當事企業,而且也會喪失公信力。

雖然不知道此次有關獎項的評獎標準是什麼,但以往鴻茅藥酒的某些劣跡,也顯然與“履行社會責任”的標準有些距離。如此前鴻茅藥酒配方是否合理、做虛假廣告等方面就曾飽受質疑,而近10年裏被處罰過2630次,更是早已被證實了的事實。

2018年一篇題爲《近10年違法2630,次鴻茅藥酒何以如此“執着”》的報道就曾提到,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介紹,鴻茅藥酒既不是酒,也不是保健食品,而是擁有“國藥準字”批准文號的藥品。正是因爲這一點,此前有關部門的處罰公告曾表示,鴻茅藥酒的宣傳廣告利用專家、患者爲產品療效作證明,擅自擴大藥品功能主治和適應症範圍,並含有不科學的藥品功效表述、斷言和保證行爲,不斷弱化藥品屬性、強化保健功能,模糊了藥品與保健食品的邊界,嚴重欺騙或誤導消費者。

可該酒企的此類行爲卻堅持10年,持續上千次違法。儘管企業方面去年曾聲明“從未宣稱鴻茅藥酒可包治百病”,但虛假廣告留痕太多太重,至今都抹不掉——“喝鴻茅百病消”、能治“脫髮白髮”等,已成笑談。不顧事實的“聲明”,難道不是企業“社會責任感”不佳的直接證明?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鴻茅藥酒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不該將一個企業、一個產品“一棍子打死”。輿論監督,是希望企業能夠反思整改。這次會上,鴻茅藥業副總裁鮑東奇介紹了其社會責任理念及未來發展戰略,並分享了2018年鴻茅藥業在標準化建設、質量與創新、精準扶貧、社會公益方面的實踐。鴻茅藥業參與扶貧與社會公益,這是好事,但因此就華麗轉身爲“履行社會責任明星”,此前多年製造虛假廣告、被罰數千次的污點儼然一筆勾銷,未免顯得有些“躍進”。

說到底,不管是企業還是有關協會,都該懂得,品牌翻身要經歷艱苦的重塑過程,而不是忽然拿到一些“榮譽”,社會評價、消費者口碑就上來了。有些事,還得慢慢來。

文/馬滌明(媒體人)編輯 胡博陽 校對 柳寶慶

值班編輯 吾彥祖

本文部分內容首發自***公號“***評論”

歡迎朋友圈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