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反明军的损失“不费寸兵,以收其效” ,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史学家谈迁评价该战“就是之后明成祖朱棣四扫虏廷之战也比不上”,而这可以说蓝玉功不可没, 但蓝玉因此自视更高,依仗着军功无视朱元璋的权威,纵容自己的一时兴起霸占蒙古王妃。”甚至,朱元璋令宫廷画师为常遇春公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可见朱元璋对常遇春的偏爱,自然,朱元璋也在一定程度上爱屋及乌,对蓝玉有所照顾,更不消说蓝玉的女儿嫁给了蜀王朱椿,蓝玉作为皇亲国戚,自然更有一番底气在。

明朝大将蓝玉在捕鱼儿海之战后,强行占有蒙古王妃。可是,按理说,即使北元战败,对于战败方的王妃——虽说沦为了奴隶,也该将这些人交给朱元璋处置,由朱元璋定夺这些人的去留,蓝玉不过为将领,朱元璋的手下,他怎敢轻易的动了王妃?

蓝玉如何?《明史》记载:“饶勇略,有大将才。”蓝玉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洪武四年(1371),蓝玉随征西将军出征四川,攻克锦里。随后,打败扩廓军队,攻占兴和,征讨西蕃的叛变动乱,接连领兵南征、北上破元、平定西南,如此南征北伐却常胜,立下赫赫战功。

蓝玉多次统领大军,劳苦功高,朱元璋也对其优待有加,而蓝玉也因此居功自傲、骄横恣意。这就不得不提捕鱼儿海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北元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捕鱼儿海一役,谋虽出于王弼,而从善如流,不为无功。自是残元余孽,陵夷衰微,数十年无边患,谁谓玉不足道者?”相反明军的损失“不费寸兵,以收其效” ,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史学家谈迁评价该战“就是之后明成祖朱棣四扫虏廷之战也比不上”,而这可以说蓝玉功不可没, 但蓝玉因此自视更高,依仗着军功无视朱元璋的权威,纵容自己的一时兴起霸占蒙古王妃。朱元璋则对此没有吭声,而是在默默等待时机。

而伴随着蓝玉逐渐攀登军事生涯的顶峰的是其他开国将领例如徐达、李文忠等的去世,蓝玉一时风头无二,面对着一些征战,朱元璋仍需要这名军事才能杰出的将领。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朱元璋对常遇春很是器重,评价他为“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常遇春死后,朱元璋追封常遇春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保、中书右丞相等,追封开平王,谥曰忠武,配飨太庙。朱元璋赋诗:“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甚至,朱元璋令宫廷画师为常遇春公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可见朱元璋对常遇春的偏爱,自然,朱元璋也在一定程度上爱屋及乌,对蓝玉有所照顾,更不消说蓝玉的女儿嫁给了蜀王朱椿,蓝玉作为皇亲国戚,自然更有一番底气在。

再者,便是蓝玉本身的性格原因。蓝玉究根到底也是一个鲁莽的粗人,过于狂妄随性,凭借心意胆大妄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丝毫不考虑后果。例如,蓝玉得胜班师回朝,在到喜峰关时已是深夜,本应不得入城内,蓝玉命令将士强攻城门,竟还颇以为傲。以这种性格,也不难知道蓝玉会没头脑的霸占蒙古王妃的原因了。

帝王的需要让一个粗人编织出一个盖世英雄的美梦,皇恩的倾向导致蓝玉自我认识的迷失,在一次次的溢美之辞中飘飘然、忘乎所以,忘了自古最是帝王无情。在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封建社会里,权力来源于皇帝,所谓的“蓝玉案”便是帝王心变的“最好”的回答,可谁又能想到蓝玉结局会这么凄惨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