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铜鼓已经成为一个很陌生的乐器,关于它的来源,它的制作工艺和它内在的含义,对我们来说也都是很陌生的,由于铜鼓铸造工艺的失传。铜鼓的来源十分有限,当今使用的铜鼓也是一代接着一代流传下来的。或者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他们的真正来历已经没有来源可考证了。

在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铜鼓是一种神秘的物品,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它的来历也赋予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布依族和苗族则是认为铜鼓是海龙王送给他们的。瑶族认为铜鼓是猴王送来的。每一个不同的民族都认为他们的铜鼓是不同神送给他们的宝物。

掀开铜鼓起源传说神秘的面纱,研究铜鼓的专家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原来铜鼓是由古代的炊器——铜釜演变而来的。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铜鼓是至今所知道的世界上的最早的年代的铜鼓,这些铜鼓的外形都很粗糙也没有花纹,可是里面却有很多的花纹,这就足可以说明原来就是倒放着的,不然内壁的花纹人们怎么能看见呢?而且还有烟熏的痕迹,说明它最早的时候是用于炊具的。

铜鼓上最早出现的装饰是太阳纹,它的原始意义不是太阳,而是表现火星。表面都是光泽的,没有花纹,只在最后的时候才开始出现一个四角光芒的图案,所以说那个时候的铜鼓还没有脱离炊具成为专门的乐器,作为炊具鼓面朝下,中心是火烧的地方,这个视角光芒的图案证明了就是火的象征。

到了后来铜鼓的装饰开始逐渐增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青蛙,那么为什么会是青蛙呢?为什么青蛙会得到他们的青睐呢?因为青蛙寄托了铜鼓民族的许多情结,使用铜鼓的民族大都是农业民族,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不外乎是农业的丰收,青蛙冬眠春初与明媚的春光和滋润万物的春雨一起来到人间,给人们带来丰收的预兆,而且青蛙是益虫,以昆虫为食,可以保护双眼不受害虫的侵害,是雨的使者。这里面也反映了我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古老的信仰,崇拜青蛙。

铜鼓的表现还有,除了乐器的功能之外,还可以作为祭祀、陈列、储藏东西具有了礼器的特征,铜鼓之于南方贵族,就像铜鼎之于中原的贵族。铜鼓除了代表权力之外,而且还象征着财富,在战国的时候云南流通的货币是海贝,经常有装满海贝的铜鼓,牛被贵族视为财富的象征。随着铜鼓的日见增多,到了明代的时候,铜鼓的价钱更是逐渐上涨,洪亮的鼓被称为是上等的鼓,用1000只牛才能换来一个铜鼓,统治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大都是重金求购,所以说只有富人才能买得起铜鼓。

铜鼓作为乐器又给人们带来了欢快和幸运,在享受这种欢乐的同时,人们又相信铜鼓一定蕴藏着一种超自然的神奇力量,由于这些原因开始被神化,被人们奉为神灵,古今许多民族使用铜鼓求雨作葬具祭祀,都相信神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也有很多的传说和禁忌,使用和保存铜鼓有一系列的仪式,甚至铜鼓本身也是一种祭祀的对象。

因为铜鼓作为权力,用于陈设,所以追求的数量很多,花纹要求精美,形体也必须很大,面积超过一米以上的铜鼓就是最好的,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我国现在存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铜鼓,是西汉时期的铜鼓,鼓面的直径达到165厘米,重大约600斤,誉为铜鼓之王。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铜鼓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我们后世的人用了很多的方法,做了几万次的实验,都没有成功能够制造出如此之大的铜鼓,时光荏苒,这铜鼓之声却始终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千古不灭,到现在还时刻时常响彻在现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村寨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