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腫瘤有良惡性之分,其中常見的良性腫瘤爲子宮肌瘤,惡性腫瘤爲子宮內膜癌和子宮肉瘤。今天內蒙古中公衛生人才網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這個良性腫瘤——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常見於30~50歲女性,20歲以下少見。

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可能有雌激素有關。

分類:1.按肌瘤生長部位:宮體肌瘤(90%)和宮頸肌瘤(10%)。

2.按肌瘤與子宮肌壁的關係:肌壁間肌瘤(60%~70%)、漿膜下肌瘤(20%)和粘膜下肌瘤(10%~15%)。

臨牀表現:

1.症狀:多無症狀,僅在體檢時偶被發現。症狀與肌瘤部位、有無變性關係密切,而與肌瘤大小、數目關係較小。

①經量增多及經期延長:最常見。

②腹部包塊及壓迫症狀:當子宮增大超過3個月妊娠子宮大小或位於宮底部的較大漿膜下肌瘤時,常能在腹部捫到包塊。肌瘤長到一定大小時可引起周圍組織壓迫症狀,壓迫膀胱可引起排尿不暢甚至尿瀦留;壓迫直腸,引起大便不暢、排便後不適感;壓迫輸尿管,甚至引起腎盂積水。

③白帶增多

④不孕與流產

⑤貧血:由於長期月經過多或不規則陰道流血可引起失血性貧血。

⑥疼痛:一般情況下不引起疼痛,但不少患者有下腹墜脹感、腰背痠痛。下腹當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或子宮肌瘤發生紅色變性時可有急性腹痛。

2.體徵:子宮呈不同程度增大,子宮表面有不規則突起,無壓痛,實性,若有變性則質地較軟。

輔助檢查:

1.超聲:最常用。

2.盆腔MRI:可準確判斷肌瘤大小、數目和位置。

3.宮腔鏡

4.腹腔鏡

治療:根據患者症狀、年齡和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種類、大小、數目全面考慮。

1.觀察等待:無症狀,尤其近絕經期婦女。

2.藥物治療:症狀輕、近絕經期或全身情況不宜手術者。可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或高效孕激素拮抗劑(如米非司酮)。

3.手術治療:①肌瘤切除術: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

②子宮切除術: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惡變者。

4.其他治療:子宮動脈栓塞術、宮腔鏡子宮內膜切除術。

最後我們來看一道考題:

【單選題】女性,49歲。因月經週期縮短、經期延長及經量增多1年就診。婦科檢查:外陰(-),陰道(-),宮頸光滑,子宮如孕12周大小,表面凹凸不平,質硬,無壓痛。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卵巢腫瘤

B.卵巢囊腫

C.子宮內膜癌

D.宮頸癌

E.子宮肌瘤

【答案】E。

良性腫瘤—子宮肌瘤大家瞭解了嗎?在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中子宮肌瘤在臨牀婦產科學中經常考到,希望大家認真學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