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筷喫飯”,是中國人日常基本的飲食行爲。然而,在意大利品牌D&G近日的一則以此爲主題的廣告裏,構思、文案、表演、佈景、配音等方面的表達,引起廣大中國網友的反感、不適,被質疑爲歧視與醜化中國文化。而網友曝光的與其設計師的聊天記錄又顯示,對方使用了大量辱華言辭。

隨後,一衆本計劃參加11月21日D&G上海大秀的中國演藝界人士表態退出活動,“祖國高於一切”;文旅部也正式下發通知,取消D&G的相關活動。

涉嫌歧視中國傳統文化的D&G宣傳片截圖

D&G又發聲:

只提“不幸”,未見歉意

據報道,11月21日晚D&G再次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宣稱對中國“懷有愛與熱情”,大秀取消對品牌和所有工作人員“都很不幸”,以下是其回應全文:

我們原本夢想着,把一場爲中國專屬而設,可以展現我們品牌與想象力的活動帶到上海。

這不僅僅是一場時裝秀,它是我們懷着對中國以及全球所有喜愛D&G品牌的人的愛與熱情,創造出來的產物。

今天發生的一切不僅對我們來說非常不幸,對爲把這場秀帶到現實中來日日夜夜工作的所有人來說,都很不幸。

我們發自心底地感謝所有我們的朋友和客人。

D&G

但很多網友注意到,該聲明並沒有流露出歉意,也沒有道歉的字眼。

D&G遭多家電商平臺店鋪下架

據報道,D&G目前已遭多家電商平臺店鋪下架。有記者通過淘寶等電商平臺發現,多家經營D&G品牌的店鋪表示,暫不接受訂單。一家名爲“杜嘉班納直郵店”的店鋪,也對此事進行表態,“辱華恥辱,暫停營業”。

此外,在淘寶、京東搜索“杜嘉班納”,顯示沒有相關產品。

800萬舞臺成擺設

秀場後臺人去樓空

11月21日下午已有不少媒體收到昨晚活動取消的消息,但是D&G官方微博堅稱活動是“因故改期”。

據報道,11月21日上海世博中心,秀場後臺人去樓空一片冷清,耗資800萬搭建的舞臺成擺設。

據瞭解,下午上海世博中心現場秀場外部燈光雖然亮着,但是不少本應參加走秀的國內模特已經接到主辦方通知,可以自行離開。另外據瞭解,早在確認時尚秀取消前,已經有不少其他合作方的工作人員和化妝師早早收拾完了工具,先行離開。

在秀場現場,僅剩下部分外籍模特留在舞臺現場,後臺已經空空蕩蕩,只剩下掛着原本計劃在走秀時展示的時裝。

據報道,昨日有記者趕往上海世博中心,看到空曠的正門廣場前已經看不到人。

嘉賓註冊點的牌子冷清得立在一旁,不遠處還放着一些拆卸下來的燈具。

各個出入口都站着幾名安保人員,另一個側門門口還立着杜嘉班納品牌秀簽到處的牌子,但進進出出的不是模特和嘉賓,而是正在撤離各種工作道具器材的工作人員。

簽到處門口也站着安保人員,門內還有五六位安保人員在喫盒飯,其他工作人員站成兩排值守,旁邊立着“試衣請上樓”的牌子。

一名現場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模特都走了,其他人也都離開了,就剩下這些還沒有搬走的了。”隨後,工作人員指了指旁邊堆在一起的水果和紙盒等物品。

模特親訴罷演經過

11月21日,北京東方賓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宣傳總監馬海傑接受採訪時說,“早在幾天前,該品牌官方賬號發佈了一則預熱視頻,那時候我們就覺得不妥,但後來那段視頻下架了。今天該品牌創始人在個人賬號發佈的辱華言論,徹底點燃了現場模特們的怒火。”

馬海傑介紹,這場300人的大秀,原本是D&G今年在亞洲的一場重點大秀,該公司的模特前天也彩排到很晚,沒料到事情變成了這樣。

據瞭解,該公司旗下有24名模特出席此次D&G大秀,所有模特都是95後。馬海傑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表示,21日中午,模特羣裏出現了D&G的品牌創始人兼創意總監 Stefano Gabbana 在其個人賬號上發佈的辱華言論,該公司模特們都“很生氣”,給經紀人打電話,問是否還要繼續參加下午的彩排。

馬海傑回憶,接到模特們電話後,經紀人也很驚訝,立刻向公司領導請示,得到的回覆是:“讓模特們不參加彩排,在後臺等候。”同時,模特公司也一直聯繫該品牌此次活動聘請的公關公司,詢問D&G官方是否出面道歉,並表達了“官方不道歉我們就不上臺”的態度。

於是,該公司所有的模特都在後臺等候,沒有一人上臺,下午1點左右,該模特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發佈消息稱,“東方賓利24名模特已全部撤退!”馬海傑說,當時公司方面想以此表達態度,讓品牌方儘快就此事道歉。

“大約下午三點,我們正式接到公關公司通知,說大秀取消了。”馬海傑說,“目前我們公司在上海沒有其它工作的模特,都已經坐上了回京的飛機。”

生於1999年的王涵是參與了本次罷演的模特之一,她已出道近三年,走過多場奢侈品大牌秀,但這一次D&G的秀,是王涵職業生涯裏印象最深的一次。

“中午大概11點左右,我們正在彩排,這時我看到一個博主發了一條微博,稱意大利奢侈品牌D&G的品牌創始人兼創意總監 Stefano Gabbana 發表辱華言論的微博,我立刻就告訴了身邊的朋友。”王涵回憶,那時所有模特正在彩排謝幕,“過不了多久,周圍的模特們都紛紛開始議論起了這個事情。”

當彩排進入大聯排的時候,幾乎現場所有的中國模特都知道了此事,“秀導要求我們換鞋子,換好鞋子後,有一部分模特不願意再繼續演出了,拒絕在後臺排隊。”此時,王涵也站在了罷演模特的行業中,“這個時候,有不少模特都接到經紀公司通知,說不要演出了。”大約12點半,王涵和與自己同公司的模特決定集體罷演,離開了現場。

王涵說,現場大約300名模特,其中約200餘位都是中國模特,“我看到現場除了外籍模特,幾乎所有的中國模特都離開了。”

據王涵的經紀人透露,有不少模特都是從10月中旬開始面試,“不少模特需要爲此準備一個月。”當辱華言論的截圖流出後,王涵表示自己雖然失望,“但更多是寧願這場秀取消”。

黨報評論君:

不尊重他人者只會被拋棄

辱華,意味着自取其辱。如果以寬容態度觀之,廣告視頻可能不一定是“故意”,但這樣一種低級的文化符號拼接,確實讓人難以接受。而設計師與網友的“對罵”,即便其自稱“賬號被黑”,也很難“自證清白”。作爲一個全球知名的品牌,作爲具有公共傳播屬性的廣告,作爲一個公衆人物的設計師,對其他國家、其他文化的侮辱言行,既非正常的商業行爲,也是對消費者的不尊重,更是對人類共同價值觀的挑戰。

遺憾的是,這不是D&G第一次陷入“辱華危機”。去年,在該公司發佈的一則廣告裏,一些照片極端地“對比”呈現了發達與貧困的場景,被網友指出“故意展示中國落後的部分”。誠然,走在脫貧攻堅衝刺路上的中國,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但只是簡單地把一個國家的多維發展圖景“摺疊”成平面,有失公允,更容易產生誤導效果。難怪不少中國消費會因此認爲“自己沒有受到尊重”而抵制其產品。由此也可見,尊重消費者的品牌才能被尊重,尊重不同國家文化的商業行爲才配得上“全球化”。

世界經濟逐漸融爲一體,這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而是以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認同爲前提。商品有價格之高低,品牌有價值之大小,但真正有生命力的發展主體,更要具備多元開放、平等包容的品格。事實上,從“奔馳海報辱華門”到“瑞典電視臺辱華視頻”,再到D&G的辱華廣告,這些讓人深感遺憾的言行說明,跨越陸地與海洋的經濟合作、社會交往,雖然日益加深了,但傲慢與偏見仍舊存在,阻擋着共同成長的步伐。這其中,有些是對中國文化缺少了解,有些是對中國國情一知半解,還有些則是缺乏認識與瞭解的興趣、缺少尊重與包容的態度,由此拼湊嫁接事實,甚至歪曲了價值判斷。

辱華,起始於對中國的偏見,但歸根結底在於封閉心態。時至今日,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當人們腳踏着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眼裏不應只有“市場”,還應該看傳統——看到五千多年的優秀歷史文化,這樣就不會拿“起筷喫飯”開玩笑;看現實——13億多人民都在爲美好生活而奮鬥,這樣就不會用極端對比的圖片當噱頭;看未來——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這樣就不會自認爲“沒有你們(中國消費者)我們照樣可以過得很好”。開放時代要有開放心態,而如果把眼睛永遠放在“有色眼鏡”背後,不瞭解、不願去了解、不想全面而真實地瞭解,終會失去中國市場、中國發展的紅利。

包容、多元、文明、開放,這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中國不可辱,中國人民不可欺。在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過程,任何有關中國發展、中國文化的問題,我們都願意解答;任何客觀誠懇的建議,我們都願意聽取,但不允許惡意中傷、突破底線。希望這樣的言論休矣,也樂見以真誠相待、互惠共贏,讓彼此相知相親更多一些。

衆多明星紛紛宣佈

與D&G終止合作

11月21日,作爲受邀明星的陳坤,在聽到D&G辱華事件後,直接掉頭回北京,十分耿直。不少網友紛紛稱讚陳坤“真性情,粉了”“給陳坤點贊”。

21日,迪麗熱巴、王俊凱宣佈與D&G終止合作。

“我司作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迪麗熱巴女士作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此事感到無比憤慨!已向Dolce & Gabbana品牌方發出函告:自今日起,我司迪麗熱巴女士終止與Dolce & Gabbana品牌合作”。此前迪麗熱巴擔任杜嘉班納亞太地區品牌大使。

隨後,王俊凱工作室也發表聲明及通知函,宣佈即日起,王俊凱及工作室終止與杜嘉班納品牌的所有合作,並表示合作的前提是平等交流和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的文化和歷史,祖國不容侵犯,祖國高於一切。

你真的懂中國筷子嗎?

一雙筷子,承載着中國人的情感和記憶。

網友:強有力的回應看了莫名感動

來源;人民網微信,人民日報評論、“央視新聞” 、環球網、環球時報、新浪微博、上游新聞、中國青年報紅星新聞、環球網、澎湃新聞、央視新聞、新聞晨報、檢察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