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預測】

隨着微信的廣泛使用,不少中小學幼兒園以班級爲單位建羣促進家校聯繫。然而實際中,原本的交流平臺發生變異,有的學校在其中發佈教學內容,家長好比“助教”一樣被綁架在學校教育中,產生心理焦慮的同時也給學生造成更大的課後負擔;有的羣還異化成“攀比羣”“馬屁羣”甚至培訓機構的“廣告羣”。對於家長羣淪爲“馬屁羣”,你怎麼看?

【中公解讀】

作爲家校聯繫和溝通的平臺,微信羣等交流平臺的建立和使用本身並沒有錯,然而過的使用甚至異化成廣告羣,馬屁羣,則是家校關係異化的一個個縮影,而其背後,則是社會對教育的深深焦慮。

近幾年隨着科技越來越發達,人與人的溝通交流也越來越方便。隨着微信和扣扣的普及,這些社交軟件基本滲透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學的時候有同學朋友羣、工作時候有工作羣、親戚朋友有家庭羣、買東西購物有優惠券羣,各種各樣的羣把我們的通訊錄擠得滿滿的,就連孩子的教育這塊也被這樣的羣充斥着。家長羣,差生羣,優等生羣,三好學生羣。各種名義的羣亂七八糟的羣都堆滿了我們的微信和扣扣,便利的同時也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長此以往,家校雙方責任錯位、角色迷失,家庭教育成了學校教育的附屬品,正常的家校關係被異化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爲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權責界定不夠清晰,另一方面則源於家長對孩子教育問題的過度焦慮。

因此,一方面需要努力構建良性的家校共育局面,學校正視、引導和化解家長的焦慮,而不是有意無意地利用這種焦慮。另一方面儘可能清晰地釐清學校與家庭的權責邊界、角色分配,讓家校雙方各得其所、各盡其責。具體來說,可以借鑑青海省教育廳出臺的相關規定:第一,休息時間不要發;第二,作業、成績排名等不要發,批評表揚、拉票評比不發;第三,未經區教育局許可的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動信息不要發。一般性通知,原則上不點贊、不回覆,避免“拍馬屁羣”的出現;第四,與工作無關的言論、圖片、鏈接等信息不要發,避免“廣告羣”的出現;第五,他人隱祕信息不要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