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芳

這是一篇前互聯網大廠產品經理劉飛離開互聯網大廠尋求新發展可能性的自述,他現在是原葉茶品牌‘三五杯’聯合創始人,同時運營一檔播客‘三五環’。他說,雖然目前短期內收入不如之前在大廠多,但現在做的事情足夠開心,足夠有價值感,精神狀態也變好了。

2020年底,我正式決定離開大廠。

從理性層面來說,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沒有直接的導火索。大廠給我帶來的成長比較少,而且體驗和成就感比較差。

從感性層面來說,確實有一些時刻格外不適。感受最強烈的就是,在一個巨大的建築裏,所有人都拿着餐盤去盛飯,都在找位置。大家都是一樣的人,一樣的狀態,一樣爲KPI在焦慮。那個時候,我有非常強烈的恐慌感:自己就是一顆螺絲釘,正在被馴化,正在變成這個大組織機器裏的一員,跟所有人狀態一樣。

互聯網是一個新行業,公司裏確實有年紀比較大的同事,但整體上35歲或者40以上的人非常少,一眼望得到的40歲的人才幾個,樣本很少,大家就會很焦慮——我們這些30多歲的人會變成什麼樣?

同時,公司本身也在一個在動態變化的行業中動態變化,起起伏伏,很難說工作年限長一定代表着什麼。傳統行業大部分人的成長路徑相對確定,但互聯網行業你在新浪、搜狐網易等最早的幾家公司待下去,不一定很好。

我剛入行的時候,還是學生思維,思考職業發展的時候是線性的,能夠通過穩步掌握經驗和知識,在職級上慢慢往上爬,title從產品助理到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專家、高級產品專家、產品總監……直到2019年,我一直在追求這個。

我剛大學畢業時,在錘子做產品經理,後來自己創業做了幾年O2O項目,2017年入職滴滴,這三個階段一直是有成長的。前面兩個階段的成長來源於直接接觸用戶,能對用戶有感知、有判斷,是從用戶視角的成長。在滴滴這段時間,我更多的是在商業和平臺層面的成長,成長是通過認知和觀察得到的,即大平臺的運轉邏輯是什麼、商業模式是怎麼回事以及商業是怎麼回事。

但後面幾年,平臺運轉邏輯也看過之後,多在那兒待幾年,認知方面的成長也變得很有限。而在業務層面,大廠規模越來越大,像一臺很複雜的機器,一個App可能有上千個產品經理在做,反饋也不再來自用戶,而是老闆和身邊的同事,我在中間只是一個螺絲釘,很難說這個App是自己的作品。而且,互聯網的業務模式也越來越成熟,你在裏面做的更多的是遵守規則,而不是用新方法解決問題產品經理的工作慢慢變成你是不是更好地開會、和上下游去協調資源、管理項目……這些變得更重要,工作的反饋和成就感也變得比較差。

2019年我從滴滴離職的時候,已經在猶豫是在大廠繼續做,還是自己創業或者轉型自由職業。後面又去兩家大廠觀察體驗了一下,得出的結論是得儘早轉型,儘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擔心自己就很難適應和在大廠的環境下存活下來。這種焦慮源於我看到很多案例,比如級別更高的人是如何成長起來的、職業經理人的工作生活狀態,這裏面很多事情是個人無法掌控的,除了個人能力之外,還有非常強的機緣,甚至是組織內部的政治鬥爭導致的。當意識到勤奮和能力起到的作用都比較其次的時候,如果還要繼續走大廠職級上升的路徑,焦慮感就會非常強烈。

互聯網帶給我的另一層焦慮來源於財富。

我是學計算機的,大學畢業進入互聯網行業,就是選擇了一個工資稍微高的工作而已,沒有過多的想法,但工作幾年遇到國內幾十年一遇的創投熱潮時,對財富有了更高的預期,但我的創業項目算不上是成功的退出。當看到一些早年去滴滴阿里的朋友暴富,自己和人家財富差距非常大時,我的心態還挺複雜的:焦慮肯定有,但和其他行業的朋友相比,我又是抓住時代紅利的人——無論從高考分數還是工作之後的努力程度以及對這個行業的認知程度來說,我並沒有比別人有很多,但我的薪資差不多每一年半到兩年就會翻一番,這在其他行業是不可能發生的。

看過一個完整週期之後,我對互聯網行業的認知更完整,心態也更平和:財富自由的事存在太多隨機性,不能永遠在焦慮的狀態下看自己沒得到什麼東西,而應該更關注自己得到了什麼東西以及有沒有成長。看到一個完整的起起落落之後,就知道自己其實足夠幸運的人。

轉型之後,雖然目前短期內收入不如之前在大廠多,但現在做的事情足夠開心,足夠有價值感,精神狀態也變好了。

我很久之前就開始寫作了,開始寫的東西是很純粹的個人愛好。當時知乎有個問題是“我有一個 App 創意,如何將其實現?”,我在回答裏回了一句“從點子到一個產品需要1萬步,這這些人永遠不知道剩下的9999步怎麼走”,被很多網友嘲諷,於是寫了1萬字的回覆詳細講我觀察到的產品和創業是怎麼回事,這篇帖子火了,讓我開始在知乎上陸陸續續寫東西。

當時我很多朋友覺得寫文章沒什麼意思,還不如去多加班。現在身邊越來越多朋友開始羨慕我,因爲環境變了。我覺得自己足夠幸運,機緣巧合摸索到了這麼一條路,給自己創造了一個新的可能性。

我在做播客的時候,有一個主題叫“非大廠敘事”,我會找很多從大廠出來的朋友,聊他們現在所做的小生意或者創業項目,他們的決策過程以及對市場的理解,我覺得做這個事兒的價值不是給大家一個很明確的方向,而是讓大家知道還有這些可能性。

很多大廠年輕人就像我以前年輕的時候都一樣,會困在一個框架中尋求非常強的確定性。大家都在追求升職加薪就已經是在確定性的框架之中,職場其實沒有確定性,多瞭解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多去嘗試一些別的東西,特別有價值。

職場的風險控制邏輯就和投資一樣,不要把自己侷限在一條路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