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的個子不高,十分清瘦,滿頭的白髮倔強地直立着,臉龐瘦削而棱角分明,一看就會使人感覺到這是一個性格非常固執,凡事都非常認真的人。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有着很強意志力的人。

李可的一生很不平坦,他1930年出生于山西靈石縣,1946年投身革命,在西北野戰軍軍校文學部學習,邊行軍打仗邊學習,同時兼任軍報記者。西北解放後轉入地方工作。1953年,他被上級抽調參加工作隊,因爲對一封信提出不同的看法而被打成了‘胡風反革命集團’在西北地區的頭目而入獄。在獄中他認識了一箇中醫,這個中醫告訴他學習中醫一定要背‘湯頭’看‘傷寒論’於是他就開始自學中醫。在獄中熬過了2年7個月後,正趕上3年的大旱,他給上門來看病的人開出的‘補中益氣湯’效果非常出色,於是就名聲大噪。文化大革命期間,厄運再次來臨,被人誣告又入獄,1年零4個月。所幸他在逆境中,未敢虛度,學習中醫終生矢志不悔。1978年經全省統考錄爲中醫師,在靈石縣人民醫院工作。1980年50歲平反昭雪,1983年奉命創辦靈石縣中醫院,1992年離休,任院長近九年。

李可晚年多次到廣東帶徒傳藝,分別在南方醫院、廣東省中醫院開闢傳承基地和經典病房,轟動全國。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說,以往中醫被認爲是"慢郎中",但李可讓大家改變了這一傳統印象。"廣州一個70多歲的心衰男病人,已經下了病危通知書,家屬找李老試一試,用的就是破格救心湯,3天后病人居然就能下地了!"此後,省中醫院多名青年中醫拜師李可。他還支持醫院在2010年開設經典科,用中醫方法治療危急重症,被稱爲"中醫ICU"。

李老從醫五十多年,大部分時間奔波於窮鄉僻壤、缺醫少藥的山村。農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醫院而興嘆。李老爲解救病人痛苦,苦練鍼灸,蒐集簡便廉驗的中醫治法。又因求醫者病種繁多,貧病交困,遂白天診病,晚上挑燈苦讀,從未在凌晨兩點以前睡過覺。故其一生所學,涉獵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各科。正是這個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環境,造就了李老攻克多種疑難病的特殊能力。

由於農村患者,非危及到生命,不敢言醫。一旦發病,就成九死一生的危局。李老爲救危亡,遂殫精竭慮,探索仲景《傷寒論》六經辨證論治的理、法、方、藥;借鑑後世百家的成功經驗,蒐集了大量的鍼灸、救急藥方;自針穴位,親驗鍼灸感應;親嘗毒藥及研製速效解毒諸法,參與中毒急救,以積累經驗;超常破格用藥,獨闖新路。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分別獨創、研製出"破格救心湯"、"攻毒承氣湯",救治各類型心衰危症和多種危重急腹症,大獲成功。在當地縣人民醫院,急救竟成中醫科的事。

半個世紀以來,致力於中醫臨牀與研究,尤擅長以重劑救治重、危、急症,醫術精湛,並有自擬處方三十多副。著成《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集》,又通過四十多年的蒐集、整理,校注了清末民初著名醫家彭子益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2006年底,李可因爲勞累過度而輕度中風,帶病應診,2007年再度中風,2008年又中風,自述‘兩年內,過勞三次中風,右臂失用’但是面對全國各地蜂湧而至的患者,他依然堅持着診療活動。2011年曾經到了廣州‘調養身體’,仍在堅持着寫一些學術論文。2013年2月7日李可終因積勞成疾於家中辭世,享年84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