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風情四季青】下不厭的西瓜棋

“西瓜棋”是種競技性策略遊戲,它操作難度小,拿幾個硬幣當棋子,在哪都能玩,老少皆宜,舊時在四季青農村十分普遍。本期【風情四季青】,我們就來聊聊這項“原始”遊戲。

玩法

介紹

下棋前,玩家在地上畫出一大一小二個圓圈,二個圓圈中間畫一個“十”字,在“十”字的四個底部各畫出一個半弧形的圈,一個“棋盤”就畫好了。

因其形狀像個西瓜,故名“西瓜棋”。然後隨便在地上撿些石子、果核、硬土塊、瓦礫、枝幹、瓶蓋等之類的東西,皆可用來做“棋子”。二人下棋,6顆棋子,放在已方弧形支點上,相對而坐(或蹲)後執子猜先,每次各走一步,目標是想方設法用三顆子圍死對方一顆子,有點象圍棋的味道,而“西瓜棋”圍死對方一顆子後,對方基本輸定了。

古時的小孩在下西瓜棋

向上滑動

長大後參加生產隊勞動,休息時我就和大家一樣席地而坐,下“西瓜棋”,一是恢復體力,二是消磨時間,三是自娛自樂。尤其是在圍墾江塗時路遠不能回家,中間休息時下棋的人是東一堆西一堆,下“西瓜棋”成了人們最好的娛樂遊戲了。

下“西瓜棋”一般是男人們的遊戲,很少看到有女人蔘加。男人們玩時純粹是自娛自樂,也有押些小“彩頭”的,一般是一兩支菸或一兩顆糖一類的,絕不會押錢。因爲下“西瓜棋”技術簡單,走法並不複雜,一學就會,一看就懂,所以下棋的人很多,但很少有舉行“西瓜棋”比賽活動的。

唯獨我所在的生產隊,有一年因爲年終分配時的工分值是全大隊最高的,生產隊長在大隊開會時受到了大隊長的表揚。他開會回來後,心中十分高興,一時心血來潮,忽然向社員們宣佈第二天休工半天,舉行一次全隊“西瓜棋”大獎賽,獎品是隊里宰殺一頭大肥豬,獲一等獎的獎一爿肉;獲二等獎的獎一個豬頭;獲三等獎的各獎一條豬腿。豬雜碎分給裁判,這些裁判不用說是隊管會這班人了。參賽選手每戶各派出一名代表,社員們聽了先是一陣驚奇,後是歡喜雀躍,紛紛躍躍欲試。

生產隊長的組織能力很強,他採用抽籤分組結對循環淘汰賽制,每盤棋限時10分鐘,超時後選手必須在半分鐘內走一步,如果再超時不下則判輸,應該說是公正公平的,比賽在當天下午,冬日融融,50多對選手從各自家裏拿來一張小桌子,自備凳子來到生產隊的曬穀場,在小方桌上用粉筆畫好棋盤後,各位選手抽好籤,選定對手,生產隊長一聲令下:“比賽開始!”頓時整個曬穀場歡叫聲此起彼落,場面十分熱鬧,像過節一樣。

臨傍晚,比賽結束,得獎的選手自是歡天喜地,沒有得獎的難免垂頭喪氣,準備回家。然而好事沒有完。忽聽生產隊長一聲大叫:“大家不要走,快把小桌子拿到農具所裏拼成大桌子,晚上一起喫聚餐!”此時一陣肉香已從農具所裏飄過來。饞得人直流口水。

原來生產隊長派人又殺了一頭豬,還派人從地裏割來蔬菜,這邊在比賽,那邊在燒菜,比賽結束,十幾桌子菜已燒好了。社員們不禁喜出望外,又是一陣歡呼,齊刷刷地奔向了農具所。用餐時,生產隊長許願說,只要明年全隊收入又獲得大隊第一名,還要舉行“西瓜棋”大獎賽,還要舉辦全隊社員大聚餐,社員們又是一陣歡呼聲,一陣叫好聲。

我們隊裏的這次活動,羨煞了周邊生產隊的社員。我在想,小小一盤“西瓜棋”,竟有如此大的作用,能極大地調動社員的勞動積極性。我不得不佩服我們那個生產隊長的奇思妙想。現如今,社會文明發達,物質生活富裕,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樣化,“西瓜棋”之類的“原始”遊戲早已消失無蹤了,而像我們這種上了年紀的人卻是難以忘懷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