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村有建卡貧困戶31戶,共117人;

2016年退出9戶,銷戶2戶;

2017年退出10戶,新增4戶;

今年,新增2戶;

目前共有建卡貧困戶16戶,42人……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石角鎮新農村會計陳偉堅信,一個數字的差錯直接影響識別精準度,一份信息的失真直接關係到政策落實是否到位,於是,他嚴謹對待每一個數字、每一份表冊。正因爲陳偉的認真與堅持,該村扶貧信息報送準確率達100%。

眼見爲實嚴把“信息關”

貧困人口多、貧困戶家庭情況複雜,村上人手少、頭緒多、事情雜……2015年全區扶貧攻堅集結號吹響,作爲全區25個貧困村之一,新農村在接受任務的同時也迎來巨大挑戰。

“我主要負責數據的收集彙總、覈對上報。”看似簡單的任務,陳偉卻一刻也不敢放鬆。

爲了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陳偉從來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爲了摸清貧困戶的具體情況,陳偉不僅對在村居住的貧困戶進行逐一走訪,對未居住在本村的也堅持眼見爲實,其中,到三江街道開展入戶走訪不下10次。

“只有摸底工作做紮實,才能更好地因戶施策,制定科學的脫貧計劃。”陳偉說,近年來,通過教育扶貧、產業扶貧、低保兜底、提供公益崗位等措施,馮太明被列入已脫貧享受政策的行列,歐健平已精準退出。

“看到貧困戶的新房蓋起了、豬羊養起了,他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這些年,陳偉不是在去貧困戶家的路上就是在電腦前整理數據、製作表冊,加班至深夜是常事。

陳偉整理資料 成蓉 攝

當同事稱讚他工作出色時,他只說自己幹着分內事。“不過通過近年來的鍛鍊,我倒是總結出了一個經驗,那就是一定要認真做好數據的保存備份。”陳偉笑着說,以前自己喫過虧,所以現在他隨時記着保存表冊,並且十分寶貝自己的U盤。

不藏不掖傳幫帶

“老師是一個很細心的人。”新農村本土人才李匯於2015年到村上工作,並拜師於陳偉。

“從我認他當老師的第一天起,他總是事無鉅細地教導我,到村上工作的3年他對我的影響和幫助很大。”李匯對陳偉充滿了感激之情,她說,自己剛上班不久對扶貧資料的整理一頭霧水,陳偉再忙都會耐心教她;平時工作量太大自己就會變得急躁,陳偉的工作量遠超她卻反過來安慰她慢慢來;週末遇到自己搞不定的事情,陳偉即使是犧牲休息時間仍然不會拒絕她的求助。

陳偉帶着學生走訪貧困戶 成蓉 攝

“有一次整理扶貧資料,我漏統了一個人,還好老師及時發現。老師在指出不當之處的同時還教我要多與羣衆溝通、善於收集信息,全面瞭解情況才能做到精準錄入。”李匯說。

在李匯眼裏,陳偉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其實老師最開始對電腦也是一竅不通,但40多歲的他善於學習,通過自學熟練操作辦公軟件,再複雜的表都能做得漂漂亮亮,這是我最佩服的。”李匯認爲,能做陳偉的學生是她人生的一大榮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