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崇義的天氣讓人苦不堪言,

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前段時間暖暖的春風迎面吹來,

經歷了寒冷的冬天,

和連續的下雨天之後,

終於感受到了春天的暖意,

在這種時候尤其想要親近自然!

想去大山裏,呼吸新鮮空氣。

相信清明期間很多人都回老家掃墓了吧,

小編也是和家人一起上山祭祖掃墓了,

在山上總應該有一些收穫的,

隨處可見的春筍,開的燦爛的映山紅,

躲在草叢裏的紅慶、南風慶,

還有其貌不揚的“地皮菇”,

發了新芽的油茶樹......

最近朋友圈、抖音被山上的野果霸屏,

這讓很多人找到了小時候的感覺,

我的童年大部分是在村子裏的一所小學度過的,

那時候,總是很期待春天的到來,

一到體育課,就往學校邊上的小山上跑,

賞野花、吸花蜜、採野果,

在那個零食很缺少的年代,

山上的各種野果就成了平時的小零嘴,

大自然總是有股神奇的力量,

讓人心情莫名變好。

茶耳 茶苞

還記得那時候上山到處找茶苞和茶耳的情景嗎?

大部分在老家長大的80、90後應該有印象的,

又到了摘茶苞茶耳的時節,

你們摘了嗎?

茶耳和茶苞都是長在茶樹上的,

茶耳是茶葉的一種變異體,

比普通茶葉白一點,厚一點,

喫起來脆生生,甜滋滋的,

又嫩又厚,新鮮水靈。

茶耳,肥厚乳白的最好喫,

入口酸甜帶着點兒澀味兒,

喫過之後就是滿口的回甜;

紅色、青色、微白的是沒有成熟的茶耳,

入口苦澀,不過回味中又帶着絲絲的甜。

茶耳生長在茶樹新枝上,

一般以樹腰上的新枝爲多,

幾十顆樹上才能發現這麼一兩片成熟了的茶耳,

運氣好的時候,則是一串茶耳,

很是稀有~

茶苞是油茶樹的果實即茶子的變態體,

其色灰白或綠白,有的微帶紅色。

形狀、大小近似桃子,

肥胖飽滿、表皮光滑發亮,

中空,果內側爲纖維狀,可以生喫。

清明期間,小燈籠般地茶苞從樹枝上鑽出來,

白胖胖、脹鼓鼓的,十分可愛。

茶耳、茶苞是隨機長在茶樹上的,

數量不多,要想喫個夠,

就要漫山遍野走一遭。

物以稀爲貴,現在的小孩覺得它們不好喫,

當嬌氣的侄女喫了一口後,就不喫了,

“沒味道、不好喫...”這就是她的評價。

勒泡泡

相信很多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

對這種“水果”都不陌生,

小的時候特別愛喫...

曾經爲了它,手被刺了,無所謂;

衣服被劃了,無所謂;

只爲了那一口甜蜜;

真的跟買的味道不一樣;久久回味。

小小個的勒泡泡,

一個一個喫不過癮,

最喜歡用狗尾巴草串起來,

帶回家洗乾淨了,一把放進嘴裏。

桑葚

老家的池塘邊就種有2棵桑葚,

那時候大哥喜歡養蠶,

養蠶的桑葉就從這而來。

每當桑葚快熟了的時候,

總要時不時去看一下:

桑葚熟了沒有。

《詩經·衛風·氓》中就有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於此可見桑葚作爲水果的歷史是十分久遠的。

地皮菇

人們大多叫它地皮菇!

因爲它常常在雨後天氣出現,

所以,小時候,家裏人都說,

這是打雷後,老人講是雷公屙的屎。

它總長在雨後的溼潤地上,

它長得有點像我們平常喫的紫菜。

雨後的地上很容易就能找到它。

苦筍

很多山上生長着一種野生竹,

每至春天,

山竹筍破土而出,適時採食,

可謂一件美事。

小時候,將剝下來的筍葉折成傘狀

或者戴在手指上當護甲扮娘娘妃子,

也是難忘的童年記憶。

野竹筍直接生炒會有股澀味,

剝好後拿開水焯過再炒食會更美味,

臘肉炒筍、酸辣竹筍、制幹竹筍

皆是春天的美味。

紅慶、南風慶

一般的慶子都是藏在樹葉、雜草或者樹底下,

把樹葉拿掉,或者是掰開雜草,

就能看到一朵朵鮮豔的慶子了。

運氣好的時候,可以發現一大叢,

大大小小的擠擠挨挨着一起,簇擁着。

現在最多的就是紅慶和南風慶,

讀小學時,常常要先撿一袋子纔去學校,

頭天晚上和同伴約好,一大早就起牀,

上山撿.....

常常因爲太起勁忘了時間,

就得奔跑着去學校了。

在山上走了一趟,

真的都不想回家了。

你的老家在哪裏?

今年的春天,你有收穫嗎?

歡迎留言~

圖文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