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丹道上的雲雀】

秋天的雲雀開始加固鳥巢

就像加固它們的高度

它們俯瞰丹河①

在唱一首無法翻譯的歌

我也無法理出它們的平仄

就如同無法理出一條凹凸不平的古丹道②

一羣人試圖用一個下午

丈量古丹道的沿革

他們又一次地從石板踏過

一股噴泉的熱點

有時就降臨在下一刻

我看見鑽山的雲雀

就看見了石頭裏深埋的戰歌

那是決不可發聲的咒語

我害怕喚醒丹河的紅色

讓一地紅楓葉降落雲雀

【月山寺的山鳥】

月山寺的山鳥

不止一隻

它們帶動山風

山風打着呼哨

有人說是鴿,有人說是鷂

它們無需亮明身份

就可以點化楓葉的顏色

一行詩人攀緣至傍晚時刻

他們用丹田發音

他們用丹心與佛對話

他們很想讓一組詩飛起來

就像月山寺的山鳥

【太行博竹苑的竹子】

竹子散佈於竹園

就像百家姓植根在民間

它們緊緊地將根扎進這片沃土

想要種出一個江南

讓清朗的靈魂

昂起頭來

【於莊的門檻】

於莊的門檻很高

一百多年的高度,很難跨越

藏書閣的書藏於室內

門外,我聽見金石的誦讀

它在言說刀耕的歲月

一行人懷有敬畏之心

讓山窩窩虛懷若谷

於莊的門檻很高

但它總是以低調的姿態

不擋外鄉人的腳兒

【南朱營的菜園】

南朱營的菜園

在秋天裏瘋長

胡蘿蔔素不限於胡蘿蔔

它們彼此傳播

勤勞和富裕是今年的流感

地表的豐茂和地下的豐碩

讓南朱營的幸福指數

一陣陣發燒

注:①丹河,黃河北岸支流沁河的支流,古稱源澤水、泫水、丹水等。主要發源于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趙莊丹朱嶺。被譽爲晉城和焦作人民的"母親河"。

相傳,長平之戰(今山西高平西北)時,秦國將領白起坑殺了趙卒40餘萬。當年的長平一帶,血流成河,屍骨成山。現有的丹河,當年叫楊谷澗,因白起坑殺趙卒血染河水,後人才更名丹河。《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九回”史載當時“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爲丹,至今號爲丹水。

②古丹道又稱“丹谷”、或丹徑,是古時朝廷官員所走的路,長約30公里,系“太行八徑”之一,古爲兵家必經之地,是歷史上溝通晉豫的重要軍事通道。古官道北通山西上黨,東接華北平原,南經孟津渡口進入伊洛平原,與古都洛陽相連。

古丹道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璀璨的人文古蹟:1、三國時,曹操北上壺關經丹水羊腸坂入天井關,親自帶兵征伐叛將高幹時途經於此,並賦詩《苦寒行》,將這一帶的景色描寫的淋漓盡致,其詩曰:“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爲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2、北魏時期,朝廷派兵八千,歷時三個月,通治丹道三十二處險要,爲丹道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③月山寺始建於公元1158年,是歷史上著名的佛教聖地,與少林寺、白馬寺並稱爲中原三大古寺。明代學者李濂在其所著的《明月山記》中曾提到"讀道藏於天壇,讀佛藏於明月",句中的明月即指月山寺。月山寺還是中華三大拳之一八極拳的發祥地,武林中流傳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的詩句。月山寺景區內仙山瓊閣,晨鐘暮鼓,碧樹煙雲,勝蹟薈萃,內有著名的八大景、七小景、五大奇觀和兩個千古難解之謎。清乾隆皇帝曾三朝月山寺,御題三匾,一對聯,詩七首,並作有"金山行影幾千秋,方鎖高峯水自流,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遊"一詩盛讚月山寺美景。月山寺現存有磚塔31座,坐落在南北800米、東西500米之間,建成於800年間,堪稱磚塔建築之寶。

太行博竹苑是以博愛竹林爲依託,以竹文化爲主題的風景區。品種上除收集了當地鄉土竹種8個外,新引進南方名優竹種90多個,目前有品種近百個。種植面積最大-700畝;緯度分佈最高35.17度;人工栽培最久-2000多年曆史進得竹園,但見滿目蒼翠,綠色似海。茂林修竹,映帶左右。園內小徑通幽,蜿蜒曲折;邁步其中,竹葉輕拂,翠蓋如傘,別有洞天。

⑤博愛縣許良鎮於莊村,是一個依山傍水頗有古韻的傳統村落,沿岸古村居民以水磨爲生產工具的民風民俗傳承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素有“太行山居博物館”之稱。

當地特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於莊村獨具地方特色的懷慶建築羣,木結構加石砌牆體的建築形式,有其獨特的文化資源價值。院落佈局充分結合地形條件,沿等高線平行佈置,前後高低錯落有致。許多民居建築的門楹、窗戶、神龕,雕刻精美,各具特色,這種傳統的裝飾文化,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更是於莊村村民聰明才智的結晶。

⑥南朱營村,隸屬於博愛縣清化鎮。其聯合河南理工大學共同開發和助推的博愛縣清化鎮街道南朱營村無公害蔬菜觀光采摘園”即農耕文化體驗園,收穫頗豐,達到了“精準扶貧”的功效。

關聯閱讀

行走丨不玉蘭

行走丨旗袍西湖

行走丨弋江源的茶

行走丨我與中國的城市

行走丨飄散的季節 (組詩)

行走丨在龍門古鎮思考生活

行走丨我們最終都會輸給時間

行者丨我只是喜歡美和努力

行走丨浮生若夢,爲歡幾何

行走丨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筆會丨我乘慢船去塘棲

虛構丨追憶初戀似流水

行走丨煮一壺麥香下酒

行走丨滇東旅途隨筆

行走丨這些個梅雨天

行走丨楠溪江十章

行走丨方山小景

筆會丨遇見塘棲

行走丨背影

旅途上的故事,請告訴我們;

有喜歡的文字,請分享到朋友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