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摹走向創作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多少人都在學習“二王”最終無法走上創作的路程。臨摹是“量化”的積累,創作纔是“質變”的磨合。在積累與磨合的過程中,需要你有敏銳的眼光與開拓的思維。

在這一點上,一位80後的年輕書家,顯然已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他連續4次入選蘭亭獎,第三屆蘭亭獎獲獎時年僅25歲;

他是當時最年輕的蘭亭獎得主,那時書法還只是他的業餘愛好;

他花了10年時間裏,從只攻行草到五體兼擅,12屆國展隸、草雙體入展;

他不僅注重自我提高,更注重培育桃李,一個班有8件作品入展12屆國展;

他,就是彭雙龍。

彭雙龍,出生於河南固始,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與管理學雙學士、廣州美術學院碩士學位。現爲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青聯委員,廣東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深圳市書協副祕書長。結業於中國文聯第八期中青班、中國書協首屆國學班、中國書協首屆理論與批評家高研班等,被《書法報》《書法》等媒體評爲“中國書法十大年度人物提名”、 “全國十大青年書法家”稱號,獲廣東省“新世紀之星”稱號等。

創作方面:作品獲第三、四、五、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作品展最高獎,首屆“中國書法院獎”,文化部“羣星獎”、廣東省第十屆“魯迅文藝獎”等。五體作品四十餘次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蘭亭獎、全國展、青年展、篆書展、隸書展、楷書展、行書展、草書展等,參加翰墨傳承——中國美術館當代書法邀請展,民族脊樑——迎慶十九大勝利召開全國書法展,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源流·時代——以王羲之爲中心的歷代法書與當前書法創作等重要展覽。

學術方面:論文獲全國第十屆書學討論會“優秀論文獎”(最高獎),首屆全國高等書法教育論壇“優秀論文獎”(最高獎),參加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學術論壇並宣讀論文,擔任中國書協“全國宋代碑刻書法學術論壇”評審監審,另有多篇論文發表於《中國書法》等核心期刊。

臨《萬歲通天帖》 175cmx120cm

2019年 彭雙龍 書

01 生於書法大省河南的彭雙龍,幼年時便受鄉賢影響,耳濡目染。偶然的機遇讓他接觸到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和《多寶塔》,這兩部經典爲他打下了紮實的筆墨基礎。高中時期,彭雙龍又開始深入褚遂良《雁塔聖教序》,這爲他後期轉入行書,上溯二王提供了最佳的途徑。

大學剛畢業,彭雙龍已加入中國書協,但書法對於他而言,仍然只是興趣愛好,跟很多初涉職場的年輕人一樣,彭雙龍還是希望能夠幹出一番事業。

那時他在民航工作,被單位外派到哈爾濱,沒有任何應酬,下班後唯一的事情就是練字,持續伴隨他的,就是東北安靜的夜晚以及筆尖在紙上的沙沙聲。

勤奮且善於思考和總結的習慣,讓他在書法這條道路上如魚得水,乃至在25歲那年,一舉摘下了第三屆蘭亭獎三等獎,成爲當時最年輕的蘭亭獎獲得者。

《董香光論書選》 175cmx90cm

2019年 彭雙龍 書

02

雖說一舉成名,但他沒有被榮譽衝昏頭腦。他清楚地認識到,雖然小行草獲了獎,但其他書體仍需“補課”。

於是,他開始轉益多師,四處求學,並考入廣州美術學院,師從王羲之研究專家祁小春先生攻讀碩士學位,並在導師的引領下,將精力更多地放在學術訓練上,論文也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第十屆書學討論會”等論壇中獲得最高獎。

“如果說以前的創作大都出於感性的話,那麼,理論研究則讓我在感性的基礎上有了理性的思考,並因此而理順了思想、明晰了方向。”彭雙龍這樣闡述讀研給他帶來的改變。

彭雙龍對書道的追求孜孜不倦,近幾年又相繼參加中國書協國學班、理論與批評家高研班學習,並從事詩歌創作,在文化素養方面下足了功夫。在這期間,他又連續在第四、五、六屆蘭亭獎、第十、十一、十二屆國展等全國性重大展賽中屢獲佳績。

《杜荀鶴詩一首》 180cmX70cm

2018年 彭雙龍 書

03 近年來,他開始參與一線書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幫助他人、督促自己。今年第12屆國展,不僅自己2幅作品入展,更創造了一個班有8件作品同時入展的成績。

彭雙龍將自己20多年來的學書經驗總結成了4個要點,或許能夠幫助迷茫的你認清方向:

1. 方法。相對合理的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適不適合自己纔是最重要的;

2. 堅守。堅守不是簡單的堅持多少時間,而是能夠不爲時風所動,堅守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方法,在某一書體和領域裏沉潛深挖;

3. 審美。審美決定了品味與格調的高低,如何提升審美?唯有多讀書、多看展、多交流,多讀與藝術相關之書籍,多看高水平的展覽,多與高人切磋交流;

4. 化用。臨帖的目的不是簡單的模仿古人,而是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把古人筆墨中的“精、氣、神”化到自己的腕下,把古人的筆墨外的人格力量化到自己的心中。

《文天祥詩節錄》 240cmx90cm

2019年 彭雙龍 書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單說第4點,臨創轉換就困擾了無數行書愛好者。不過沒關係,你已經知道要“做什麼”,接下來只需要知道“怎麼做”。

爲此,墨池學院特邀彭雙龍老師,共同推出【二王行書臨創訓練營】,助你化用古人元素,打通行書臨創轉換的瓶頸。

下面是課程的提綱,供你參考:

墨池訓練營的特色

1. 10節高清視頻課程:彭雙龍老師經驗精華之彙總,不玩虛的,全程即學即用的乾貨內容;

2. 100人精品小班教學:爲保證教學質量,訓練營課程均按班期招生,每期名額有限,讓每一位同學收益最大化;

3. 10周持續輔導教學:科學系統的課程內容,合理規劃每週的學習目標,建立完善的學習體系;

4. 作業實踐訓練及點評輔導:買課≠學習,訓練營會根據課程內容,每週設計一項作業訓練,幫助學員進一步消化課程內容,並且輔導老師會點評每一份符合要求的作業;

5. 10節交流總結課:每週固定時間,總結學員的共性問題,講評優秀作業,併爲學員答疑解惑,消除學習路上的阻礙;

6. 結業證書:滿足結業要求的同學,均會發放電子版及實物版的結業證書,以此證明你的努力,成績突出的同學更可獲得“優秀學員”稱號,更有機會獲得獎學金哦。

課程剪影

看到這裏,你還不心動嗎?想要擺脫創作困難的困境,就從彭雙龍老師的【二王行書臨創訓練營】開始吧!

本課程原價1399

現早鳥價僅需1199元

每報名10人上漲50元

首期班將於2月21日正式開課!

快快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立即報名吧

導師更多作品欣賞

節臨《鮮于璜碑》 240cmx90cm

2019年 彭雙龍 書

《安和堂札記》 125cmX35cm

2019年 彭雙龍 書

《古文孝經序》 180cmX90cm

2017年 彭雙龍 書

《顏真卿評語一則》 178cmX70cm

2018年 彭雙龍 書

司空圖《步虛》 180cmX70cm

2017年 彭雙龍 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