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哲思

要么接受,要么放弃

马惠良

近来大家对996工作议论颇多,公所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各的理。现在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对于此事,媒体公众可以争论,用人单位可以改进。但对个体而言,要么接受,要么放弃,就是不要抱怨。

前几天,儿子跟我说:“金州勇士用重金集聚五巨头,参加NBA比赛,对其他球队很不公平。”还提出解决方案说:“应该给每个球队设定统一的年薪总额来购买球员,让优秀的球员分布在各个球队,这样的比赛才公平。”我说:“这个貌似公平的制度其实隐含巨大的不公平,有了年薪总额的限制就无法激励明星球员脱颖而出,NBA也就失去了精彩比赛的魅力。公平不等于平均,奖优罚劣才是公平。”因此,996工作如果能够体现多劳多得,它就是公平的、合理的。

平心而论,为了工作的996,大家能够普遍接受,只是长期维持这种工作状态,很多人在体力、精力和家庭条件上不能胜任,就面临重新选择就业东家,甚至改行的情形。有句网络流行语,“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全力以赴的你。”996工作只是现在全力以赴的体现,年青时更有资本、更有条件罢了,996工作俨然变成了吃青春饭。但从人的职业生涯管理来看,这也属正常情形。只是很多人都有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无法接受这种残酷的市场竞争。我们要有一个就业观念的自我调整,才能适应这变化的社会。

形式主义的996工作当然深恶痛绝,不仅要口诛笔伐,更要坚决杜绝。前段时间,中央决定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足见形式主义的严重性。我国就业体制存在二元性,许多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国有企业的就业人员,因其多劳未必多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情形严重。找对根源才能明辨是非,去除形式主义的996,也能消除一部分的社会怨言。若是对996工作的争议,能够换来形式主义顽疾的减少,既改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效率和作风,也能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这个争论就变得颇有裨益。

有些私营单位,为了获得市场上的一席之地,用996工作来获取更高的收益,是一种良性的市场激励。这比搞平均主义、大锅饭要好得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靠的就是996工作,谁叫我们处于追赶期,有许多课要补。我们经常调侃说:“人家有颜值、有能力、有背景,还比你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努力。”所以努力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态度。在就业市场如此困难的情形下,有机会996工作是一种幸运,这种说法也不能说是大逆不道。

只是针对个体差异而言,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作出理性选择,因为现在社会和市场给了你重新选择、多次选择的机会。如果你不能胜任996工作,那就不要羡慕人家的高收入。如果你能胜任996工作,但没能力、没机会进入高收入的公司和行业,那只能说明你的能力还不够。事实上,我们有了选择的自由,就必须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切不可“这山望着那山高”,更不可有“活少钱多人轻松”的念头。毕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019年4月15日星期一

马惠良,浙江东阳人。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浙江大学研究生。用文字记录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先是工作中能力成长的需要,再是为了兑现与孩子之间的承诺,现已成为一个习惯。追求简单和唯美,在简单中丰富,在唯美中求真,感恩生命旅途中的人与事,启迪自我,完善自我。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