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上海不僅是摩登之都,更是美食之都。大街小巷,無論是有特色的新潮網紅店,還是有年代感的歷史老字號,又或是性價比極高的蒼蠅小店還真不計其數,數不勝數!而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來的這家店,可以說是口碑勝過網紅店,價格贏過老字號,口味賽過“蒼蠅”店,低調了83年,卻讓上海人對他情有獨鍾,小小的麪店,藏着大大的味道的味香齋麪館。

  位於雁蕩路步行街,面積不到50平,店內只有10多張桌椅。一到飯點時間就座無虛席,人氣爆滿,門口的長隊已成爲盛景,也就是在這間狹小,不起眼的店面裏,續寫着麻醬麪的傳奇!

  據史料記載,味香齋面創建於1935年,歷史悠久,可稱得上是上海灘“爺叔級的麪館”。上世紀30年代,雁蕩路還是一條高雅摩登的小馬路,味香齋還不是如今的麪館,而是一家精緻的“西冷咖啡店”。解放後,西冷咖啡店更名爲“向陽點心店”,專營麪點豬排等上海特色美食。到八十年代,才正式更名爲如今的味香齋麪館。而今,味香齋更被錄入在米其林指南中。對於上海人來說,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這不僅是一家老上海面館,更承載着雁蕩路上兒時的回憶!

  連上海著名主持人曹可凡都爲他打榜,直言:尤愛味香齋!

  在上海,這樣一家“旮旯”小店,能有着80餘年的經營歷史屹立不倒,人氣爆棚至今,究竟有何祕訣呢?快來和小編一探究竟吧。

  首先,來這裏吸面的食客都要做好拼桌的準備,基本上都是頭碰頭,腳碰腳的,用“摩肩接踵”來形容也毫不誇張!傳菜的阿姨也是要擠進擠出,一般每桌旁邊總會站幾個人等座,不過好在翻檯速度很快,不用等多久就能落座品嚐美食了。

  店內牆面掛着菜單,十分簡單,樣品不多,永遠都是這老幾樣:麻醬、辣醬、辣肉、素什錦、小牛湯、燜蹄...幾十年如一日的看家招牌!卻也是足夠特色,每一樣都可以說是味香齋僅有的味道!

  不得不提的便是味香齋的麻醬拌麪,作爲招牌堪稱一絕,小小一碗麪,看上去很普通,花頭精卻很多。一碗麪端上來,光是顏色就有四種,紅、綠、黃、白。紅是紅油,綠是蔥花,白是麪條,黃是花生醬。馬相不是一般的好,還沒開喫,就讓人垂涎欲滴。

  濃稠的醬汁拌起來都費勁,新鮮的小蔥爲整碗麪提香不少。

  麪條筋道紮實,有韌性,麻醬本身充滿香味,正正好好全部喫進面裏,再加入一些醋,更加開胃。

  喫麻醬麪,一定不能少的最佳拍檔便是小牛湯了,幾乎也是每桌必點的。

  牛肉很嫩,量也很足,咖喱味濃郁,湯頭清澈帶着些許胡椒味,與拌麪絕配,天冷喝上一碗簡直太滿足了。

  其次推薦的就是辣肉面!作爲大街小巷都能喫的的辣醬面,味香齋也是做到獨具一格的。辣醬面分爲湯麪和拌麪兩種!

  好喫的紅油澆頭十分講究,辣味不在於重而在於香,油不在於多而在於厚,肥瘦相間的肉丁,在油裏煸得香氣四溢!而味香齋的辣肉面完美的詮釋了這一切。

  面面條筋道不粘牙,肉粒大顆飽滿,味道不是很辣,微微偏甜,標準的本幫辣肉味道,小編一口氣就能吞下一大碗,還覺得意猶未盡。

  店裏的炸豬排也十分有特色,金黃酥脆,雖然厚度偏薄,卻也幾乎沒有裹麪粉,都是實打實的肉感!辣醬油是提前倒好的,鹹淡適中,十分好喫入味的!

  旁邊拼桌的爺叔告訴小編,作爲老喫客,味香齋的味道一點也沒變過,價格有漲但也公道的很。喫了幾十年的面,這家老店一直牢牢守着起家時候小小的地盤,不曾搬遷、也沒有擴張,這一碗麪不僅僅是一碗麪,更是老一輩人心裏的一個念想!

  小編喫飽出來後,發現門口的隊伍依舊,店內也還是擠滿了人。就是這樣一家不起眼的,隱藏在井巷之中的小店,吸引着無數老饕客前來品嚐。一碗麻醬麪、一碗小牛湯,一塊炸豬排,幾十年如一日,沒有華麗的擺盤,卻口口都是簡單純粹的老味道!

  味香齋歷經80餘年,雖然做着不太精緻的喫食,就餐環境也不盡人意,但卻滿滿都是老上海的市井氣,人情味...如果有時間,不妨也來嚐嚐這一碗令老上海人魂牽夢繞的美食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