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德綱和于謙的創作過程。郭德綱一臉壞笑:“壞了,讓人看出來了,這行人真難惹”。

郭德綱的師父侯耀文曾評價過郭德綱:一路走來勢必嫉惡如仇。

何爲高雅與低俗?

當年郭德綱做客《可凡傾聽》時,正值相聲“相聲反三俗”喧囂,主持人曹可凡就問郭德綱如何看待相聲的高雅與低俗?

郭德綱笑笑說:“相聲就是個民間藝術,分你哪來幹麼用,也有不同的形式。

另外觀衆以及行業外,都沒提過相聲如何俗,真正提出來相聲這麼俗那麼俗的,是行業內部的朋友。他只是在專業角度打不過你,而拿出來扼殺別人的一種道德武器。

你想,咱們要想害一個人,就是從道德上,一下就能把他拉下來。”

可凡接着說:“你們跟所謂的主流相聲已經漸行漸遠,甚至分庭抗禮。”

郭德綱打斷道:“其實相聲分什麼主流非主流,分不出來的,都是相聲。

只不過每個人的定位不一樣。你是通過說相聲解決組織問題?通過相聲發家致富?通過相聲就是喫飯?還是你就是好這個,拿說相聲當抽菸、釣魚、下棋?

關鍵看你的定位,定位不一樣,你的作品就不會一樣了。”

這時,郭德綱話鋒一轉:“我們同行們其實基本上都比我的藝術造詣高,境界、方方面面,是郭德綱今生今世所不能及也。我無非是一個體制外的民間閒散藝人,憑能耐喫飯,養家餬口,不管修養還是方方面面的,都趕不上。

我很崇拜他們,很羨慕他們,我們沾染了很多銅臭味,不應該,我們以後要向這些同行們學習。”

說完郭德綱看了眼旁邊的于謙:“你看我現在可以了吧?”

主持人可凡笑道:“學得特虛僞,都看出來了。”

郭德綱一臉壞笑:“壞了,讓人看出來了,這行人真難惹”

既是藝術家又是農民伯伯的于謙

接着主持人又談到郭德綱和于謙對搭檔的看法。

郭德綱說道:“第一,于謙身上沒有什麼什麼我看不慣的;第二,有他也改不了,都這個歲數了,還改什麼改。

他除了抽菸喝酒以外,沒什麼大毛病,活得很開心,養魚養鳥養龜,養鹿養馬養猴等等,能養的都養了,挺好的。

來了之後就是人民藝術家,回家之後就是農民伯伯,他這輩子沒白活,挺好的。”

郭德綱和于謙的創作過程

談到創作作品的過程,郭德綱說道:“相聲有一半是心理學。一般我們創作節目的時候,都是我想出一個茬兒,然後琢磨這個事。

可能這個過程是十天,也可能是一年,一直到我琢磨得差不多成熟了,我會找一頁紙寫下來。不是寫劇本,是寫提綱。

演出前我就拿着紙到後臺找于謙,於老師或抽着煙或喝着酒,我們就開始對。對早了他記不住,我也記不住。

對完以後我們該幹麼幹麼,然後上場,把剛纔對的來一遍。那麼這個跟後臺對的那個,幾乎就是兩回事了,于謙會發揮得特別好,會完善整個作品。”

主持人接着于謙,“你們臺上有很多現創的東西,捧哏的壓力會不會很大?”

于謙說道:“說實話,沒感覺到壓力,因爲即興的東西就是當場想出來的,這種東西,我沒想到也很正常。如果由於對方的刺激和觀衆的反饋,我想到了,這是一個很美的事,不會存在壓力。”於老師真是一個明白人。

一門藝術能夠流傳下來,一定是因爲出現了那個能夠承接這門手藝的人。感謝郭德綱于謙,重新讓新一代的觀衆認識到了這門藝術的魅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