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語文二年級上冊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爲編寫依據,吸納語文課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遵循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繼承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致力於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一年級做好幼小銜接、平穩過渡的基礎上,二年級上冊穩步推進,有層次、有梯度地爲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整體概況和主要特點

本冊教材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閱讀單元,全冊由24課文組成7個閱讀單元,由4篇識字課組成1個識字單元。每個單元由3-4篇課文(包括課後思考練習題)和1個語文園地組成。語文園地編排了“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書寫提示”“我的發現”“展示臺”“日積月累”“我愛閱讀”等欄目,其中“寫話”“書寫提示”“我的發現”“展示臺”在各單元語文園地中穿插安排。

“口語交際”穿插編排在語文園地之前,共編排4次。從本冊開始編排“寫話”欄目,穿插安排在語文園地中,共編排3次。承接一年級教材的編排體例,“快樂讀書吧”編排在第一單元的後面。

本冊課文(除兩篇特殊課文)全文注音,有些字根據普通話在語流中的讀音,標註爲輕聲或變調。課文外的其他生字一律按字注音(注:題幹不注音),如“蘑菇”的“菇”,在語文園地四“我愛閱讀”《畫家鄉》中按照注音體例,標註的是本音gū。

要求認識的字標註在課後識字條中,已經認識的多音字,它的第二個讀音在文中第一次出現的時候,這個多音字也標註在識字條中,用藍色標識。要求會寫的字標註在田字格中,並附描紅字,方便學生練習書寫。

教材最後有3個附表:識字表、寫字表和詞語表,分別是本冊要求認識的450個生字,要求會寫的250個字,及本冊要求會寫的詞語。

在編排上,本冊教材主要體現了下面幾個特點:

0 1

進一步發揮教材的育人功能,自然滲透立德樹人

充分發揮教材在立德樹人方面的獨特價值和優勢,按照“整體規劃、有機融入、自然滲透”的基本思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等人文教育內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中。一方面,通過“家鄉”“偉人”等單元主題的設定以及新課文的加入,加大上述教育內容的比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另一方面,爲學生提供相關語料,拓展閱讀。通過“我愛閱讀”欄目中的文章,讓學生了解古代先賢的豐功偉績,感受革命先烈壯懷激烈的故事;通過“日積月累”欄目,讓學生讀背優秀古詩詞和立志、勤學、忠厚等方面的名言、警句、俗語,使學生在積累語言、積澱文化的同時,受到思想情感的薰陶感染。

0 2

雙線組織單元結構,語文能力的發展有了更清晰的梯度目標

本套教材在教什麼、學什麼方面有了非常清晰的目標。教材將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分佈並體現在每個單元的練習系統之中,成爲語文學習的要素。每個單元,既有較爲寬泛的人文主題,又有非常明確的語文學習的要素,這種雙線組織的單元結構,使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使教學更加有章可循。

二年級上冊的7個閱讀單元,大體圍繞“大自然的祕密”“兒童生活”“家鄉”“思維方法”“偉人”“想象”“相處”等人文主題編排,隨單元安排的語文要素有:“積累並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閱讀課文,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聯繫上下文,瞭解詞語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講述的道理”“藉助關鍵詞句,瞭解課文內容” “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自主識字,自主閱讀;藉助提示,複述課文”。

0 3

關注語用,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語文、用語文

關注語用,是本套教材一個鮮明的特點。教材關注能夠促進實際運用的語文知識。如,有關漢字的構字規律,在一年級瞭解形聲字“形旁表義”的基礎上,本冊教材通過語文園地六“我的發現”欄目,進一步揭示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學生掌握形聲字的這些構字規律,是爲他今後的自主識字打下基礎。又如,編排有關標點的知識,是爲了引導學生進行規範的書面表達;學習打比方,是爲了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更生動有趣……關注語文知識實際運用的價值,將“死”知識變成“活”知識,是教材在語用方面的一個重要舉措。

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語文、用語文,是語用思想的另一個重要體現。

識字的編排,充分發揮母語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的優勢,大力倡導生活識字,本冊教材進一步強化了生活識字的理念,通過“識字加油站”及課後練習的相關設計,樹立生活中處處可以識字的理念。

口語交際的編排,話題的選擇大多來自學生的生活,強調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而且學生在口語交際課上學到的原則和方法,還可以直接運用到直接的生活實踐,讓學生學有所用。

課後練習的編排,重視與生活的聯繫。如《田家四季歌》的課後練習拓展了表現農事活動的常見詞語,引導學生藉助這些詞語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四個季節的主要農事活動。《寒號鳥》的課後練習,要求學生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說說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此外,練習設計還更加註重語言運用的適切語境,避免單調、枯燥的機械操練。如《植物媽媽有辦法》的練習設計:“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可以選用下面的詞語,仿照課文說一說。”通過情境圖,教材爲學生選用詞語設置了恰當的語境,仿照課文的語言形式,又爲學生的語言表達提供了幫手。

教材編排的這些創新之處,不僅強化了語言文字的運用意識,而且還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價值和意義。

0 4

重視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構建課內外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

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是本套教材編排創新的一個體現。本冊教材除了課文,還有語文園地編排的供課內外拓展閱讀的材料“我愛閱讀”,其編排思想與一年級的“和大人一起讀”一脈相承,這一板塊的內容,以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交流爲主,是一種非功利、無壓力的閱讀。

此外,從一年級延續下來的“快樂讀書吧”欄目,對每學期的課外閱讀進行系統指導。與一年級下冊讀童謠和兒歌相銜接,二年級上冊推薦的是讀童話故事《沒頭腦和不高興》,學習夥伴的對話提示了讀一本書要關注的基本信息,還提示學生要養成愛護書籍的好習慣。

從課文到學生自主閱讀的“我愛閱讀”,再到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快樂讀書吧”,整個教材形成了一個課內外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各部分編排及主要特點

一、識字寫字

本套教材遵循“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科學安排識字、寫字的順序。在字種的選擇和字序的排列上,力求科學。本冊要求認的450個生字,都是出現頻率較高的常用字。要求會寫的250個字,大多是字形簡單或構詞能力較強的字。

識字採取分散識字和集中識字相結合的方式,既隨文識字,也通過專門的識字課以及語文園地中專設的欄目“識字加油站”進行集中識字。識字寫字在編排上的主要特點有:

0 1

集中識字的編排形式多樣,滲透豐富的文化和思想內涵

教材中的識字課儘管內容不同,但大都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韻文形式,易於朗讀、背誦。《場景歌》借鑑傳統詩詞常用的意合法,把意義相連、語義相關的數量詞分類集中在4個不同的場景中,構成了一幅幅多彩的圖畫,讓學生在感受優美的意境、體會“紅領巾”幸福生活的同時,認識事物,認識漢字;《樹之歌》介紹了祖國大江南北常見的樹木,這些“披綠裝”“守北疆”的樹木,常常讓人聯想到守衛邊防的戰士;《拍手歌》是根據傳統歌謠改編的一首富有時代氣息的兒歌,滲透愛護、保護動物的思想意識;《田家四季歌》選自民國教材,詩歌展現了鄉村美麗的四季景色,歌頌了勤勞樸素的生活。這些意境優美,韻律和諧的識字課,能使學生在誦讀中受到各方面的薰陶感染。

除了韻文識字,本套教材還編排了其他多種集中識字的方法:

(1)字理識字。藉助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將同偏旁的漢字進行歸類學習。識字課《樹之歌》集中學習8個木字旁的漢字;語文園地五的“識字加油站”,教材根據“峯、鋒、蜂” “幕、墓、慕”“抄、炒、吵”3組字的字形特點,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根據偏旁的特點判斷字義,把生字選入恰當的語境中。

(2)事物歸類識字。如,語文園地六列舉了常見的車和船的名稱,語文園地八呈現的“海灘”“沙漠”“高原”“懸崖”4組場景中的一些代表性事物,通過圖片的展示,並藉助生活經驗,學生能比較直觀地瞭解生詞的含義。

(3)生活識字。如,語文園地三列舉了9種課餘活動的名稱,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就能瞭解生詞的意思。教材還以學習夥伴“我會踢足球,還會拉二胡”爲示範,引導學生介紹自己的課餘生活。語文園地四,呈現的是一張普通的火車票,提示語“從火車票上也能認識很多字”,強化了“生活處處皆語文”的理念,引導學生隨時隨地主動識字。

(4)查字典識字。本冊教材在語文園地二介紹了部首查字法,這是學生獨立識字經常使用的方法。教材介紹了部首查字法的步驟要領,對其中較難的兩個步驟還進行了專門練習。編排“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兒歌中不認識的字”這一要求,是希望查字典的練習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真正落實到用字典查字的實踐之中。爲了進一步提升學生使用部首查字法的能力,教材在語文園地七,還安排了獨體字的查找練習,在後續年級還將安排一些特殊字形的查找練習,以全面提升學生查字典的能力。

0 2

發現漢字規律,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

教材十分重視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在一年級對漢字的偏旁、結構、漢字的構字原理有了初步瞭解的基礎上,針對二年級合體字增多的現實,教材進一步強化了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規律,並充分利用這些規律,引導學生大膽地猜讀生字,自主學習課文。

語文園地六的“字詞句運用”,引導學生根據詞語的意思來猜測多音字的讀音;語文園地八根據形聲字聲旁表音的規律,猜測擬聲詞“啪、唰、吱呀”等的讀音。在學習了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兩種查字典的方法後,教材在《大禹治水》的課後練習中,針對“擋水、疏導、驅趕”中這些加點的生字,提出“你知道下面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嗎?先猜一猜,再查查字典”。這就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自主識字的一種練習設計,學生可以聯繫上下文、藉助生活經驗和漢字的構字規律,大膽猜字,最後用查字典的方法來驗證自己猜測的結果。此外,教材還專門編排了兩篇全文不注音的課文《紙船和風箏》《風娃娃》,着力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0 3

打下良好的寫字基本功,重視正確的寫字習慣的培養

本套教材從一年級開始就十分重視寫字基本功和書寫習慣的培養。一年級在要求書寫的字旁邊呈現新筆畫,每一個要寫的字都做了筆順跟隨的處理;“書寫提示”強調漢字書寫的基本規則,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這些爲後續年級學生寫字能力的培養及習慣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在一年級正確書寫300個漢字、掌握了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基本筆順的基礎上,二年級上冊不再呈現新筆畫,要寫的字也不再做筆順跟隨處理。要求寫的字,優先選擇構詞率較高、筆畫比較簡單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課新認識的字,有的是以前認識現在又在課文中出現的字。二年級上冊加大了寫字的量,全冊寫字250個,每課要求寫8-10個字,有助於打好寫話的基礎。

“書寫提示”重點指導了“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短右長,左長右短”“左右相等”等字形結構的書寫規則,並提示了一些良好的寫字習慣。如,“寫字時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和執筆姿勢”“先看後寫,才能減少修改次數,保持頁面整潔”。隨着寫字量的增加,錯別字現象開始凸顯。教材在語文園地七的“展示臺”中,列舉了容易寫錯的漢字以及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和同音形近字,提示學生,容易混淆的字要注意進行對比,寫錯的字要及時訂正在改錯本里,要經常拿出改錯本看一看……所有這些舉措,都旨在幫助學生養成及時改正錯別字的習慣。

二、閱讀

0 1

選文人文內涵豐富,堅持典範性和適切性的統一

二年級上冊的選文內容非常豐富:既有弘揚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想內容的課文,如,讚美祖國壯美河山的《日月潭》《葡萄溝》《黃石奇石》,表現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的《朱德的扁擔》,體現革命領袖和傣族人民深厚感情的《難忘的潑水節》,表現中華民族聰明才智,頌揚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的《大禹治水》;也有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出發,反映時代精神風貌、表現兒童的思想和情感、充滿童心童趣的課文,如,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小蝌蚪找媽媽》《我是什麼》《植物媽媽有辦法》,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引導他們從故事中受到啓發、吸取教訓的《寒號鳥》《我要的是葫蘆》《坐井觀天》,表現家人之間相互關愛、相互體貼的《一封信》《媽媽睡了》,還有充滿無拘的想象和浪漫童心的《霧在哪裏》。

這些選文不僅語言典範,而且內涵豐富,難易適中。不僅確保了教材全面的育人價值,而且保證了教材的可讀性和感染力。既便於學生學習和積累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啓迪,在情感上受到薰陶感染。

0 2

加強單元內部的有機聯繫,關注不同冊次的梯度發展

本套教材按雙線組織單元結構,單元內的數篇課文在共同的人文主題下,圍繞同一個語文要素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訓練。如,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積累並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這個單元3篇課文的課後練習及語文園地的“字詞句運用”,都緊密圍繞這個要素進行反覆練習,確保這一要素得以落實。又如,第四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教材在《黃石奇石》《葡萄溝》兩篇課文中,分別以“陡峭”“五光十色”爲例,提示學生要聯繫生活、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的意思;在語文園地的“字詞句運用”中,教材又以“隱蔽”“煩惱”“流連忘返”爲例,讓學生結合語境大膽猜測詞語的意思。這樣的編排,體現了一個新知從學習借鑑到理解運用的過程,形成了一個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

除了加強單元內部的有機聯繫,教材還關注不同年級、不同冊次之間語言要素的銜接與發展,努力做到循序漸進,螺旋遞進。如,針對語文要素“藉助圖畫閱讀”,一年級上冊主要是藉助圖畫猜讀指定的生字,到一年級下冊發展爲不僅是藉助圖畫,還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聯繫上下文等多種方法來猜讀指定的生字、瞭解課文內容。而在二年級上冊,這一能力則發展爲獨立閱讀全文不注音的課文,綜合運用所學的識字方法猜讀生字,猜不出來的字可以查字典,真正做到自主識字。

又如,在理解內容方面,一年級上冊主要是培養學生“找出課文中明顯的信息”的能力,一年級下冊在繼續學習“找出課文中明顯的信息”的基礎上,發展學生“根據信息作簡單的推斷”的能力,這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訓練,實現了語言和思維發展的同步。到了二年級上冊,教材在閱讀理解方面提出“瞭解課文內容”“展開想象”“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等要求,這表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從局部走向整體,體現了閱讀能力的漸次提升和發展。

0 3

夯實基礎,發展語言,加強運用

本套教材的課後練習圍繞朗讀背誦、理解內容、積累詞語、運用詞句、拓展實踐等幾個方面進行系統設計,在語文園地中設置的“字詞句運用”欄目,對本單元突出的、有價值的語言現象進行集中綜合的練習。

1.重視語文基本功的訓練。

(1)重視朗讀練習,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是第一學段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在一年級能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能根據語義做恰當的停頓,能讀出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的語氣的基礎上,本冊在朗讀方面還提出了進一步要求:分角色朗讀,能對比讀出感嘆句和陳述句、反問句和陳述句的不同語氣,在具體的語境中體會角色的心情讀出不同語氣,帶着自己的體會朗讀課文。並從本冊開始,讓學生嘗試默讀,試着不出聲。

(2)詞句練習貫穿語文學習的始終

教材通過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的“字詞句運用”欄目,安排了相應的詞句練習,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悟、理解能力,並學習運用規範的語言進行表達。

詞句的理解,強調的是結合語境和生活經驗理解詞句的大致意思。爲此,教材在第四單元安排了專門的練習,凸顯了這種學習的方法。有時也會根據詞語構詞的特點,提示相應的理解方法。如,語文園地四“我的發現”,根據4組表示顏色的詞的構詞特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詞語。又如,語文園地五的“字詞句運用”針對8個有共同語素、結構也相同的四字詞語,教材引導學生藉助熟詞“自言自語”,遷移理解生詞“豪言壯語、甜言蜜語”的意思。

詞句的運用,關注語言運用的適切語境,強調與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與語文學習的聯繫。如,根據詞語的特點,創設語境,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詞語或者介紹自己的日常生活(語文園地一“字詞句運用”),或者介紹一張自己喜歡的照片或圖片(《場景歌》),或者介紹某個拓展的知識(《植物媽媽有辦法》),或者講述課文內容(《難忘的潑水節》。詞句的運用練習常常與詞語的理解、詞語的積累相結合(《我是什麼》《黃石奇石》),體現了在理解中運用、在積累中運用的編排思想。

(3)重視詞句的積累。

詞句積累是語文學習最基礎的工作,本套教材主要採取以下方法積累和鞏固詞句:

每課要求會寫的詞語,在附表“詞語表”中呈現,“詞語表”中的詞語都是課文中第一次出現的詞語,由會寫的字組成,具有積累的價值。

課後練習設置“讀一讀,記一記”欄目,運用多種擴詞方式,讓學生積累由本課要認的字擴展的新詞,這些字一般都有較強的構詞能力。如《小蝌蚪找媽媽》一課,由“袋”擴展出“腦袋、口袋、袋子、袋鼠”,由“迎”擴展出“歡迎、 迎接、迎風、迎面”,由“塘”擴展出“水塘、池塘、魚塘、荷塘”,這些詞語都是學生認知經驗中的常用詞,學生只要讀出字音,就能明白這些詞語的意思,不需要教師的講解。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建立字形和字音之間的聯繫,擴大了詞彙量。

除了編排專門的欄目,課後練習還在相應的課文後面編排了背誦、抄讀句子的練習。全冊要求背誦共9次,其中課文7次,片段2次。抄讀句子的練習,有的語句是從課外拓展的(如《樹之歌》),有的來自課文(如《難忘的潑水節》)。

爲了強化積累意識,教材還在語文園地三的“展示臺”中,示範了3張學生課內外積累的詞句卡片,目的在於樹立學生的積累意識,從小就養成在閱讀中積累詞句的習慣。

2.關注語言現象學習語言表達

學習語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本冊教材對語言的領悟的引導,涉及到諸多方面。

有將理解內容和學習表達巧妙融合的,如《霧在哪裏》的課後練習,要求學生仿照例句,“說說霧都把什麼藏了起來,藏起來之後的景色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不僅歸納了課文內容,還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運用了“無論……還是”的句式表達。

有在對比中感受語言表達的不同的,如《紙船和風箏》的課後練習:

讀一讀,比一比。

有借鑑表達進行仿說或仿寫的。如《寒號鳥》的課後練習,表現“冷(凍)”和“熱”的程度,一個是從人的身體狀況:“凍得直打哆嗦”“熱得直冒汗”,一個是從外在的環境表現:“冷得像冰窖”“熱得像蒸籠”,這種多樣化的表達對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還有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表達的,如,《語文園地四“字詞句運用”》:

下面的事物像什麼?看誰想得妙,說得多。

柳條 雲朵 楓葉 鞋 椅子 路燈 鬍子

對於一些有價值的語言現象,學生可能還說不清究竟好在哪裏,教材就採用讀讀抄抄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這類語言現象(如《雪孩子》)

3.創新課文編排方式,倡導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

一年級上冊教材,在學生識字量還不多的情況下,編排了連環畫課文,鼓勵學生藉助插圖進行閱讀,猜測生字的意思。到了一年級下冊,學生的猜讀能力逐步增加,他們不僅可以依靠圖畫來猜字,還可以藉助漢字的有關知識或聯繫上下文來識字。但畢竟還是有許多字是猜不出來的,這個階段的學生還不能完全地進行自主閱讀。

到了二年級上冊,學生不僅識字能力進一步增加,還掌握了兩種查字典的方法,其自主閱讀的能力已初步具備,因此教材編排了兩篇全文不注音的課文《紙船和風箏》《風娃娃》,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方法自主識字,讀懂課文內容,完成課後練習。以《紙船和風箏》一課爲例,文中“風箏”的“箏”、“松鼠”的“鼠”可以藉助插圖猜測其含義,“抓”可以利用形聲字規律,再結合課文語境“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瞭解它的意思,而“祝你( )福”這句話,儘管學生不認識“幸”字,但調動平時的生活經驗可以推測出應該是“幸福”的“幸”。有的生字,確實猜不出來,就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來認識。

從連環畫課文到全文不注音的課文,課文編排形式的不斷變革,其目的還在於提高學生識字的主動性,提高他們自主識字的能力,發展他們的閱讀能力。

4.體現彈性,增強適應性。

爲了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教材設置了選做題,以增加教材的彈性和適應性。選做題的內容比較廣泛,有運用所學的詞語拓展交流的(如《植物媽媽有辦法》),有聯繫生活加深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如《寒號鳥》),有揣摩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練習寫話的(如《紙船和風箏》)。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對課文學習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使語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產生更加緊密的聯繫,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三、口語交際

0 1

建構清晰的口語交際目標體系,每次的交際活動都有明確的交際目標

全套教材建構了清晰的口語交際目標體系。每一次交際活動,都會從傾聽、表達或交流的角度列出兩項一般性的、可以遷移運用於日常交際活動的重要交際原則,以清晰醒目的方式呈現出來。如,在一年級培養學生“大膽說”“認真聽”,說話要有對象意識、場合意識的基礎上,二年級上冊的交際活動側重訓練學生如何“說清楚”、如何“聽明白”。《有趣的動物》引導學生做到說話的時候“吐字要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禮貌地提問”;《做手工》引導學生在講述製作過程時要“按照順序說”,聽的時候要“記住主要信息”。《商量》培養學生的對象意識和場合意識,學會文明禮貌地與人商量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看圖講故事》創設的故事情境,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發展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發展想象力。

本冊教材編排的口語交際活動,都讓學生在不同的交際情境中實踐最基本的人際交往原則,“有禮貌地提問”“注意聽”“用商量的語氣”“認真聽”等要求,重視良好的交際習慣的培養,這是開展口語交際活動的基點,是需要從一開始就着力培養的交際習慣。

0 2

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發展交際能力,建構具有遷移價值的課程內容

本冊編排的4次口語交際,話題的選擇多來源於學生的生活,無論是交流有趣的動物,還是介紹自己做的一件手工作品;無論是與別人商量事情,還是看圖講故事,交流的內容都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學生有話可說。學生在這些真實的交際情境中完成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對他們的日常生活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意義。如第五單元的口語交際《商量》,教材創設了如何向同學續借書、如何跟爸爸商量調換電視頻道等情境,讓學生思考:面對不同的交際對象和不同的交際環境,應該怎麼與人商量?又如,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向別人介紹(或者是聽別人介紹)有趣的動物,怎麼才能說清楚、聽明白?不難發現,由這些話題所引出的口語交際訓練目標,正是合乎學生需要的、有共性的、具有遷移運用價值的課程內容,它不僅解決了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也解決了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可以將在口語交際課中學到的原則和方法直接運用於自己的生活實踐,提高他們日常的口語交際水平。

0 3

重視方法的指引及示範引導

本冊教材重視口語交際方法的指引及示範引導。如,《有趣的動物》這個話題,如何向同學清楚地介紹有趣的動物,教材提示“先想好要講的內容,再說給同學聽”,這是把話“說清楚”的一個重要方法,說話是需要先思考的,要想讓自己的表達更清楚、更順暢,就可以先想一想,想好後再說。在《看圖講故事》這個話題中,交際目標提出“按順序講清楚圖意”,如何達成這個目標,教材也做了提示:“先了解每幅圖的內容,再把這些圖畫的內容連起來”。在《商量》這個話題中,交際目標提出“要用商量的語氣”,但什麼是商量的語氣,學生可能並不清楚,教材通過“我”的示範性的三段話,提示學生應該怎麼向別人提出商量的問題,怎麼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當別人不同意的時候又該怎麼表達。通過這樣的示範引導,學生就知道怎麼用商量的語氣與別人交流。

四、寫話

二年級上冊寫話練習的編排,有兩條途徑。

一是隨機安排在課後練習中,側重於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語言表達,進行仿寫練習。如《黃山奇石》一課,要求學生借鑑文中打比方的方法,用上“好像”“真像”寫一寫圖片中的石頭;《葡萄溝》一課,要求學生仿照句子“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學習如何寫具體,如何寫概括。也有的是從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入手,寫寫感受。如《紙船和風箏》一課的課後選做題:“小熊也想寫一張卡片,掛在風箏上送給松鼠,請你替他寫一寫吧。”

二是設置自成體系的“寫話”欄目,編排在語文園地中,共3次,內容分別是寫自己喜歡的玩具、學寫留言條、看圖發揮想象編故事,各屬於記實類、應用類、想象類3個類別。本冊教材中“寫話”欄目的設立,表明全套教材書面表達訓練的正式開始。

在第一次正式的寫話練習的編排中,教材用“圖示+指導語”的方式,提示了寫話最基本的要求:“寫在方格紙上。”“標點符號也要佔一格。”實際寫話中要注意的地方不止這些,教材通過這兩個提示語,引導師生關注在寫話的起始階段應當注意的一些問題,爲養成良好的寫話習慣打下基礎。對於留言條,要寫清楚基本的要素,注意行文的格式,這些要點教材用示例的方式都給予了提醒。

起始階段的寫話練習,重在培養學生書面表達的興趣。教材在話題的選擇上,十分注意與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聯繫,寫玩具、看圖編故事,這些都是學生願意寫、容易寫的話題。學寫留言條,更是生活的必須。而在寫話的要求上,除了一些基本的行文和格式規範,其他基本不作具體規定,學生能寫幾句就是幾句,多少不限,自由地寫。其目的在於營造無壓力的寫話氛圍,讓學生無拘無束、放開膽量,把想說的話都表達出來。

轉自:暢享吧語文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聯繫我們在24小時內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