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三教九流皆爲下等行業,只有出將入相,進入官場當一名官員纔是首選。拋開亂世出英雄的年代不說,平民百姓在太平年代,想要進入官場,通常只有一個渠道,就是參加朝廷舉行的科舉。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出現,到清朝光緒31年最後一屆,歷經了大概1300多年,其產生的官員,基本構成了歷朝歷代的中堅執政力量。《琵琶記》中說的精闢:“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於是,稍有條件的家庭,從小便讓孩子上私塾,頭懸樑、錐刺股,拼的十年寒窗苦,求得做大官、發大財。

科舉制度各朝各代都略有區別,一般來說主要都是5個等級: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通過童試、院試考中秀才,然後纔有資格參加鄉試;通過鄉試考中舉人,纔有資格參加會試;通過會試考中貢士,才能參加殿試,從而高中進士,受到朝廷重用。

如果一個環節通不過,就要反覆在這個等級上參加考試,直到通過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歷史上,通過一個環節,就花費了數十年時間的大有人在,且不在少數。《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便是如此,他自小進學,連考20多次,直到54歲才考中秀才。

秀才還不是官,也不能做官,但已經擁有一定特權了。第1可以免掉2個人的稅負;第2可以使用奴婢,第3可以對地方官提出建議;第4可以見官不跪。但顯然,除了第1項特權外,其他特權僅僅是種名譽。

所以,范進的老丈人胡屠戶並不是很看重他,反而諷刺道:“中相公時也不是你的文章,還是宗師看見你老,不過意,舍與你的”。他斷定,這個窮酸女婿,不可能再進一步了,自己也很難再撈到什麼好處。

但范進卻很執着,也很明白,只有再上一層樓才能改變目前的處境。家裏窮得無錢買米,他還要到處借錢湊盤纏,去考舉人。當他得知自己中舉之後,竟然樂瘋了,要不是老丈人一巴掌下去,說不定從此就廢了。一個舉人和秀才的區別有多大,值得這麼高興?

在明朝時,舉人和秀才的區別確實很大。如果童生到秀才是一個量變的話,秀才到童生就是一個質變。

第1個區別,就是考中秀才仍然是民,而考中舉人就算是官了。一旦縣裏某職務出缺,舉人優先補錄,可以做個八九品的小官。官職雖然不大,但在縣鄉里的威望和名聲,不可同日而語,其中好處自然多多。

第2個區別,舉人可免除所有名下的賦稅。常常會有一些地主找上門,將自己名下的田地掛到舉人名下避稅,這其中舉人的好處不言自明。

第3個區別,舉人犯了死罪可以特赦3次;犯了大罪,也不能動刑,必須報請省裏革去功名後才能處置;犯了小罪,通常就一了百了了。

第4個區別,平民見到舉人必須行禮,舉人可以與官員平起平坐,獲得高人一等的身份。

第5個區別,獲得向上考取進士的資格。

正是由於舉人擁有這麼多特權,范進老丈人的態度立馬來個了180度大轉彎,從餓死都不管,到拿了禮錢來賀;而小說中另一個重要人物張鄉紳,也坐上大轎,前來拜訪,極力拉攏,又是送銀,又是送房,無非是想借着范進擁有的舉人特權,謀取更大的利益。

瞭解了以上種種,估計就會對范進中舉發瘋一事有新的理解。如果換成現在的你,在人到中年50多歲,生活窘迫不安時,突然獲得了這麼多特權,成爲了人上人,可能也會激動的發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