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涇河龍王求袁守誠救他。關於這一點,千萬不要學《西遊記》裏的涇河龍王。

文/西遊言己

在學習生活中,最重要的技能是什麼?

我認爲:是聽清楚話,和問對關鍵點。

比如學生時代,作爲學生,上課的時候,需要認真聽講,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夠大膽提問,而不是隨波逐流。

等參加工作,領導的話不會講第二遍,聽清楚尤爲重要,平時小本本,通話開錄音,碰到不太理解或者語焉不詳,最好一針見血的問出來,等待解答。

聽清楚了纔會知道怎麼去做,問對關鍵點了才知道怎麼做不會錯。

只有這樣,做起事來纔會有條不紊,事半功倍,好處多多。

關於這一點,千萬不要學《西遊記》裏的涇河龍王。

涇河龍王非常任性,他捂着耳朵,搖頭如撥浪鼓:不聽不聽,王八唸經。

算命先生袁守誠說的降雨時辰、點數,涇河龍王自認勝券在握,充耳不聞;玉帝的聖旨,涇河龍王隨意丟在一旁,權當沒這回事。

涇河龍王,這是犯了大忌啊!

袁守誠是他的對手,對手的話,哪怕不聽,也得思考一番吧?玉帝是他的領導,把領導不放在眼裏,能有好果子喫?

所以,涇河龍王得上剮龍臺。等到這個時候,涇河龍王才幡然悔悟,跪在袁守誠身前,求他救命。

守誠曰:“我救你不得,只是指條生路與你投生便了。”——《西遊記》第九回

涇河龍王就是典型的聽話聽一半,他只聽到了‘指條生路’,可後邊關係到身家性命的‘投生’二字,沒聽進耳朵。

這種說話方式叫做欲抑先揚,重點不在前面,而是在後面。

難道袁守誠真的救不了涇河龍王嗎?事實並非如此,涇河龍王原是有一線生機的,只可惜他一手葬送了。

涇河龍王求袁守誠救他!

求人要有求人的態度,要麼哭哭啼啼,扯出上有老母下有襁褓的悽慘處境,要麼低聲下氣,許諾來世做牛做馬裝孫子。這兩個方法,都行。

但是涇河龍王卻放出狠話,威脅袁守誠,

‘望先生救我一救!不然,我死也不放你。’

泥菩薩尚有三分火氣,所以袁守誠,只是告訴涇河龍王,斬他者,乃大唐丞相魏徵,找大唐皇帝李世民討個人情,就好。

然而,涇河龍王一聽說李世民能夠救他,

‘龍王聞言,拜辭含淚而去’

,馬上準備去託夢給李世民了,他這時候的‘含淚’,很大可能是喜極而泣,知道自己有救了。

不過,魏徵怎麼斬?人情如何討?

這兩個關鍵點,涇河龍王一概不問。

袁守誠既然能算天算地,算出魏徵夢中斬龍,應當不是大問題,如果問清楚了,方能對症下藥。

錯失一次機會的涇河龍王,與李世民夢中相遇。面對李世民,涇河龍王到沒有太多放肆,說出威脅言語,只一味言明前因後果,求他施救。

得知處斬涇河龍王的是魏徵,李世民一口答應。

太宗曰:“既是魏徵處斬,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西遊記》第九回

生命攸關的大事,涇河龍王都不會舔着臉皮多問兩句:用什麼方法?如何救?反正是夢中,問一問又何妨?

聽到李世民允諾,‘龍王歡喜,叩謝而去’,就以爲萬事大吉,涇河龍王這也太不小心了,都不知道留下個證物啥的,提醒李世民此夢非彼夢。

救人方式很多種,不問細緻,總會與自己的想法,有些偏差。

李世民用了一個比較委婉的方法,留下魏徵下棋。假如涇河龍王心中有腹稿,希望李世民明天下旨,禁止魏徵斬龍,說不定真會柳暗花明,如他所願。

事分先後。

涇河龍王先不聽,後不問,纔有了最終的悲劇發生。

但是話又說回來,涇河龍王其實是聽得進去的性格。

比如他聽聞袁守誠售卦與漁翁,當即就要掀桌子,‘龍王甚怒,急提了劍就要上長安城’,身邊水族攔住,建議他化作秀士,去打探一番再做定奪。涇河龍王聽了,變成白衣秀士找到袁守誠,然後有了下雨時辰、點數的賭鬥。

得知玉帝旨意與袁守誠說得絲毫不差,鰣軍師現出計策,改時辰、剋扣點數,涇河龍王同樣依計行事。於是惹來殺身之禍。

這兩次,涇河龍王聽進去了。可他的聽進去,是建立在自己“親信”的基礎上,這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涇河龍王是當之無愧的涇河老大,大家對他阿諛奉承,‘

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

,將他誇上了天,似乎缺少他,大唐就沒有龍王下雨了。

正是因爲聽多了好話,涇河龍王就有點忘我了,對於袁守誠窺天一算,不是特別的上心,所以纔會做出違抗天條的事情來。

最後,來探討一個問題:涇河龍王的官職,大嗎?

可以說,是個芝麻綠豆大的官,甚至還比不上弼馬溫。

龍王也有規格,按照管轄水域劃分。

東南西北四海,爲第一等;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瀆,爲第二等。

小小涇河,只是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爲第四等。

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被搶了,尚且不敢私自做主,屁顛屁顛跑到玉帝那兒告狀,他涇河龍王,到底哪來的底氣,敢忤逆玉帝的旨意?

也真應了那句話: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想必涇河龍王依仗着天高皇帝遠,整日裏享受涇河水族肆無忌憚的吹捧,便覺得自己“高處不勝寒”。

生活中,這樣的人,還少嗎?當個小領導,正事不幹,光知道欺上瞞下;好的建議他不聽,有用的話他聽一半;開會時廢話一大堆,就是說不到關鍵點上。

以爲自己多牛逼呢!

涇河龍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有了一點小小的成就,不要把自己當個人物!

所以啊,還得多看看書,認真讀一讀《西遊記》。

別等到捅出某個簍子,紙包不住火,纔想起來求爺爺告奶奶,爲時已晚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