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长举报,在长春市红旗小学六年一班家长会上,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赫然上台宣传,推销辅助课程。很快,南关区教育局调查通报,给予红旗小学及校长通报批评,六年一班班主任记过处分,并且调离班主任的工作岗位。

对于这一事件,我们必须要引起警示,首先,学校家长会,流程肯定是班主任掌控的,能当着所有家长的面,让一家校外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上台宣传,绝非偶然事件,很明显,这项操作背后,挂钩的利益牵连一定不小。

而且,利益输送的对象,如果只有班主任,那可以归因于个人问题;但如果涉及到校方领导,或者是学校方面私下合作校外辅导机构,公然在家长会加入宣传环节,那么事情就不简单。

众所周知,教委已经明令禁止,学校老师不能开设课外辅导班,并且不得在校外机构有偿授课,然而,学业竞争愈演愈烈,别人补习成绩提升了,你的孩子不上就相对落后,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更多家长想方设法逼着孩子去报课外培训班,因此,学校方面深知家长的这一需求,又迫于相关部门的禁令,才出此下策,私下合作培训机构,在校内“开绿灯”。

中国教育一直存在着一种怪象:家长越位、老师让位、学生错位,本该老师做的事,却交给校外培训机构。

现实的情况,依然有很多教师,会兼职一些校外辅导,而很多时候,校外辅导班也是打着重点中学教师的“名号”,来给自己贴金,这部分灰色收入,甚至还构成不少所谓“名师”的收入主体。应试教育背景下,大量的中学,都在搞“超前教育”,只有在辅导班上,老师才不会拘泥于基础内容,都是直入主题。而且校内的编制老师,有一部分精力会被行政事务牵扯进来,再加上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压力,确实会导致校内授课的水准不及校外。

每一个教师的备课,都只能是针对大多数人,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是很难做到的,有深厚功底的老师,会量身打造的课程,但这需要极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状:补习班老师,或私教老师,与在校老师一样的功力的情况下,授课更为轻松,效果更为明显。

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甚至是校方,对于课外辅导的态度,一直还是比较默认的,可能除了学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补课是“正道”。而回到这件事情,家长会上直接请出辅导机构的老师进行宣讲,其实就是透露出一个信息:让孩子们尽量去补课。内外勾结,鱼肉学生,司空见惯,已成常态。巨大的利润面前,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

补课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提高孩子的成绩是一方面,在校教育期间,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促使孩子做一个努力、上进的人,才是宗旨。我们的教育,虽然在无数次强调减负,但到头来还是应试为本,直到哪一天我们不再以分数定好坏,课外辅导之势可能才会缓解。总之,真正优秀的学生,基本都喜欢自己看书、专研,而不是被迫靠辅导课赶着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