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長舉報,在長春市紅旗小學六年一班家長會上,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赫然上臺宣傳,推銷輔助課程。很快,南關區教育局調查通報,給予紅旗小學及校長通報批評,六年一班班主任記過處分,並且調離班主任的工作崗位。

對於這一事件,我們必須要引起警示,首先,學校家長會,流程肯定是班主任掌控的,能當着所有家長的面,讓一家校外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上臺宣傳,絕非偶然事件,很明顯,這項操作背後,掛鉤的利益牽連一定不小。

而且,利益輸送的對象,如果只有班主任,那可以歸因於個人問題;但如果涉及到校方領導,或者是學校方面私下合作校外輔導機構,公然在家長會加入宣傳環節,那麼事情就不簡單。

衆所周知,教委已經明令禁止,學校老師不能開設課外輔導班,並且不得在校外機構有償授課,然而,學業競爭愈演愈烈,別人補習成績提升了,你的孩子不上就相對落後,這樣的“惡性循環”讓更多家長想方設法逼着孩子去報課外培訓班,因此,學校方面深知家長的這一需求,又迫於相關部門的禁令,纔出此下策,私下合作培訓機構,在校內“開綠燈”。

中國教育一直存在着一種怪象: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本該老師做的事,卻交給校外培訓機構。

現實的情況,依然有很多教師,會兼職一些校外輔導,而很多時候,校外輔導班也是打着重點中學教師的“名號”,來給自己貼金,這部分灰色收入,甚至還構成不少所謂“名師”的收入主體。應試教育背景下,大量的中學,都在搞“超前教育”,只有在輔導班上,老師纔不會拘泥於基礎內容,都是直入主題。而且校內的編制老師,有一部分精力會被行政事務牽扯進來,再加上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壓力,確實會導致校內授課的水準不及校外。

每一個教師的備課,都只能是針對大多數人,想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穫,是很難做到的,有深厚功底的老師,會量身打造的課程,但這需要極大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投入,所以我們必須承認一個現狀:補習班老師,或私教老師,與在校老師一樣的功力的情況下,授課更爲輕鬆,效果更爲明顯。

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甚至是校方,對於課外輔導的態度,一直還是比較默認的,可能除了學生,幾乎所有人都認爲補課是“正道”。而回到這件事情,家長會上直接請出輔導機構的老師進行宣講,其實就是透露出一個信息:讓孩子們儘量去補課。內外勾結,魚肉學生,司空見慣,已成常態。巨大的利潤面前,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無窮的。

補課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提高孩子的成績是一方面,在校教育期間,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促使孩子做一個努力、上進的人,纔是宗旨。我們的教育,雖然在無數次強調減負,但到頭來還是應試爲本,直到哪一天我們不再以分數定好壞,課外輔導之勢可能纔會緩解。總之,真正優秀的學生,基本都喜歡自己看書、專研,而不是被迫靠輔導課趕着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