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泉村新時代農民講習所自2018年4月份掛牌成立以來,由駐村第一書記主持講習所主題宣講工作,嚴格按照“123”講習模式進行宣講。

“1”是夯實一個陣地,即以文化活動中心作爲講習陣地,利用文化活動中心場地大、容納人數多、多媒體設備先進、利於人員集中等優點,儘量把各組村民集中在文化活動中心宣講黨的扶貧惠民政策和防災減災等安全教育知識,有利於宣講受衆人數最大化。

“2”是做好兩個結合,一是結合重大活動(村民代表會議、主題黨日、股東代表大會、重大節日羣衆文藝演出、春節運動會等)進行宣講,增加了宣講的趣味性和參與性。二是結合農民培訓進行宣講,利用中式麪點、家政、育嬰、馬鈴薯種植等農民培訓機會進行宣講,增強了宣講的實用性。

“3”是突出三個保障,保障陣地便民化、內容菜單化、隊伍專業化,切實把講習所作爲宣講各項方針政策、助推脫貧攻堅、密切黨羣幹羣關係的重要平臺,開啓了黨的基層政策宣講的新篇章。

宣講陣地便民化

一是利用宣傳展板和村黨員活動室開展主題黨日、村民代表大會的機會宣講黨的十九大、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等重要文件報告和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知識;二是結合實際深入田間地頭和村組院落實地講授馬鈴薯窖藏、切種等農村實用技術;三是利用文化牆、村民紅白喜事人員聚集機會現場宣講移風易俗除陋習方面的要求,隨時隨地進行宣講,擴大了宣講活動的覆蓋面和宣講範圍。

宣講內容菜單化

按照村民需求進行宣講。一是宣講黨的十九大和扶貧惠民政策等重要文件;二是根據農村實際情況宣講法律援助、交通事故處理、地震避險自救互救、火災逃生與滅火、安全用電等生活常識;三是根據羣衆需求宣講馬鈴薯高產栽培、玉米收穫等農村實用技術;四是按照精神文明建設要求宣講反對高額彩禮、倡導厚養薄葬等內容。力爭讓宣講內容涵蓋羣衆生活的方方面面,將黨的好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

圖爲農民技能-廚師培訓現場

宣講隊伍專業化

一是由村第一書記宣講黨員應知應會基本知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移風易俗除陋習等內容;二是邀請律師事務所知名律師宣講法律援助、交通事故處理方面的知識;三是由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中心領導和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教授講授農村實用技術;四是由應急救援促進中心老師講授地震自救、火災逃生及居家安全等防災減災安全教育知識;五是邀請鎮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宣講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等知識。大家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讓講習內容內化於心,通過講習讓廣大羣衆進一步解放思想觀念,形成發展合力。

截止目前上馬泉村共開展宣講活動15場次,培訓幹部羣衆750餘人,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通訊員:王順平)

編輯:蔡 蕊

責編:母廣玲

監製:郝彥暉

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