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今日已是“綠肥黃瘦”~瞭望|今日已是“綠肥黃瘦”~瞭望|今日已是“綠肥黃瘦”~

寧夏深居西北內陸,屬典型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蒸發量卻高達1200多毫米。山多川少,入得寧夏,一度滿目蒼黃。“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吹沙子走,抬腳不見蹤”,生存於此的寧夏人,過去幾十年間戰黃沙、治水土,染綠荒山、扮靚城鄉,一代接着一代幹,繪就一幅全新的生態畫卷。再看今日寧夏大地,已是“綠肥黃瘦”。

瞭望|今日已是“綠肥黃瘦”~

馴服黃沙逆轉生態

8月的一天,雷雨過後,天空湛藍如洗,毛烏素沙地邊緣的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裏一片蔥鬱。檸條、沙拐棗、新疆楊、樟子松等植物順着沙丘起伏茂密生長,延伸到遠處與天際線相接。這是一道南北長61公里,東西寬20多公里的綠色長城。幾十年來,三代寧夏人在這裏防沙治沙,累計造林63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將風沙牢牢擋在寧夏首府銀川市東大門之外。

築綠遏沙,是寧夏幾代人修復生態的“主戰場”。寧夏西、北、東三面分別被騰格裏沙漠、烏蘭布和沙漠與毛烏素沙地環繞,生態環境脆弱。1958年自治區成立之初,全區沙化土地面積達2475萬畝。由於過度放牧和開墾,生態環境一度持續惡化。

“我十幾歲時,村子周圍的草就被羊啃完了,沙子也進了村,小孩站在沙丘頂上一跳,就能上房頂玩耍。有時大風颳起,一夜之間房子就被沙子埋了。”54歲的陳有強是吳忠市鹽池縣二道湖村村民小組組長,沙害之苦令他至今難忘。爲躲避黃沙,二道湖村整體搬遷過一次,可沙子“攆着屁股跑”,沒多久沙丘又到了村口。

爲了生存和發展,寧夏人向黃沙宣戰,防沙治沙成爲當地建設生態文明的基礎性工程。2003年起,寧夏再實行全境禁牧封育,加快草原植被恢復,並依託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等國家重點林業工程推進防沙治沙工作,同時將防沙、治沙、用沙相結合,培育沙產業,引導鼓勵企業和個人參與防沙治沙,推動山川土地由“黃”到“綠”轉變。

“沙海植綠,遠比想象中困難。如果控制不住流沙,頭一天插下沙柳苗,晚上颳起大風,第二天就只剩一片黃沙。”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規劃建設科科長郝韶福說。

流動的沙丘掩埋過無數治沙人栽下的樹苗,卻無法磨滅他們對綠色的渴望。經反覆試驗,寧夏人在流沙表面用麥草、稻草紮成1米見方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吹起,再在草方格里栽種沙生植物,保證了植物成活。

生態與經濟的賬,老百姓算得清。“雖然在圈裏養羊提高了養殖成本,可生態好起來了,再不用遭沙子的罪,這賬我們算得來。”二道湖村村民陳自彪指着村旁山坡上成片的綠色說,當年村裏每戶人家都主動領了草籽,配合政府治沙。天一下雨,他們就用臉盆、水桶裝上草籽上山播撒,草種了死、死了再種,終於制伏了沙丘。

沙化、荒漠化土地連續20年“雙縮減”,肆虐的黃沙日漸溫馴。如今,寧夏沙化土地面積已縮減到1686萬畝,荒漠化土地面積也由20世紀末的4811萬畝減少到4184萬畝,實現了沙漠化逆轉。

在此過程中,寧夏人探索出包蘭鐵路兩側“五帶一體”和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六位一體”等治沙模式,承辦了多屆國際防沙治沙技術培訓班,將治沙經驗分享給21個國家的學員,爲世界防沙治沙工作做出貢獻。

點染荒山還綠自然

夏末秋初,行走在寧夏南部大山之間,滿眼蒼翠。山桃、山杏、雲杉、刺槐和各種叫不上名字的灌木、苔草層層疊疊鋪滿山坡,山澗溪水潺潺,不時有野雞、野兔從路旁躥出。眼前的景象讓人難以相信,這裏是曾經十山九禿、“苦瘠甲天下”的寧夏西海固地區。

瞭望|今日已是“綠肥黃瘦”~

“這裏曾因山大溝深、乾旱少雨陷入‘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窘境。農民爲了生存,只能將山坡墾成農田,以竭澤而漁的方式向生態要糧食,結果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越發貧瘠,形成‘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怪圈。”固原市林業局局長陳勝遠說。

爲減輕生態壓力、助力扶貧開發,自20世紀80年代起,寧夏累計組織110多萬人從貧困村莊搬出並易地安置,其中大部分人來自西海固地區。同時,得益於退耕還林、天然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一系列中央、自治區重大生態工程、生態政策,昔日滿目焦黃的西海固變身“旱塬綠洲”,其中固原市森林覆蓋率更是超過25%,林草覆蓋度達到73%,年均降水量由10年前的200毫米左右增加到約450毫米。

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黎套村附近的山坡上,層層梯田猶在,田裏種的是各種耐旱植物,曾經的農家院落被拆除。用於植樹種草。張易鎮黨委副書記樊亞寧說:“‘十二五’期間,我們鎮遷出了11000多人,佔全鎮總人口的五分之一。空出的土地全部用來生態修復,山上的植物一部分是人工種植的,一部分是土地休養生息後自然生長出來的。”

瞭望|今日已是“綠肥黃瘦”~

72歲的張易鎮張易村村民趙丕條家的房子建在山腳下,這些年屋後大山的變化他都看在眼裏。“以前這山又黃又禿,一颳風,沙子打得人眼睛都睜不開,下雨天泥沙順着山坡就流到村裏。現在整座山都綠了,泥沙明顯變少。晚上山裏還會傳來豹子吼,這聲音十幾年沒聽見過了。”

瞭望|今日已是“綠肥黃瘦”~

脫胎換骨的西海固正是寧夏生態文明建設的縮影。寧夏林業廳副廳長平學智介紹,目前寧夏林地保有量已達到2834萬畝,佔全區國土總面積的35%,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分別從1958年的117萬畝、1.5%增加到1091萬畝、14%,以林草植被爲主體的生態安全屏障已初步形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寧夏多年生態建設也帶來了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果樹、花卉等特色優勢經濟林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目前全區經濟林基地已達到185萬畝,年綜合產值達30多億元。

在中衛市海原縣田拐村,近萬畝山地種上了紅梅杏。田拐村黨支部書記楊彥俊介紹,這些杏樹明年便可掛果,再過兩年便可進入盛果期。“紅梅杏種植既有生態效益,也有經濟效益,這萬畝紅梅杏將成爲村裏的支柱產業。”他說。

“綠色福利”普惠城鄉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人民公園裏,胡楊垂柳迎風起舞,奇花異石繽紛奪目,假山瀑布、亭臺水榭點綴其間。這座宛如江南園林的公園本是當地一座發電廠的排灰場,儲灰量達137萬立方米,堆積的粉煤灰有兩層樓之高,曾是大武口區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往下挖兩鏟子,還能看到粉煤灰。”公園管理人員韓小英說,11年前排灰場改造之時,不知動用了多少車輛機械。但是值得,污染點變景點,現在這裏成了市民休閒、健身、拍婚紗照賞心悅目之處。

隨着發展理念轉變,寧夏環境治理力度不斷加大,打響藍天保衛戰、綜合整治黃河流域水污染、推進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等系列措施紛紛取得實效。“剔除沙塵天氣影響,去年寧夏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1.4%,全區水環境質量也明顯改善,黃河干流寧夏出境斷面達到Ⅱ類優水質,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寧夏發改委副主任王君蘭說。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寧夏對環境改善的追求,不僅僅停留在治理環境污染層面,以綠爲美、以淨爲榮已融入當地整體發展思路之中。地處騰格裏沙漠邊緣的中衛市,近年來不斷做活“綠色”文章,營造防護林帶阻止沙漠前移、加強城市綠化、開發黃河溼地資源,還巧用自然滲水,在城區打造出蜿蜒的景觀水道。

如今,中衛市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29.03%和37.97%,市區水域面積達3300畝,占城市建成區面積的20%,贏得“沙漠水城”美譽。中衛市對環境的要求近乎苛刻,實行“以克論淨”的深度保潔機制,規定市區每平方米路面灰塵總重不得超過5克,“沙漠水城”但見綠水不見沙。

人居環境持續向好,越來越多城鄉羣衆從中受益。在城市,錯落分佈的小微公園讓老百姓“開窗賞景,出門遊玩”;在農村,“垃圾靠風颳、污水靠蒸發”等困擾羣衆的問題得到根本扭轉,一批特色小鎮、美麗鄉村也建設起來。

在青銅峽市,各村主要街道、廣場和村民居住點都配有標準化的垃圾箱,垃圾由密閉式機械定時清運,村裏衛生也有專職清潔工每天打掃,村容村貌堪比城區。

“青銅峽市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通過招標將全市所有農村環衛保潔工作交給我們,政府部門負責考覈,實現‘管幹分離’。”寧夏康潔爲民環衛有限公司青銅峽分公司經理陳立宏說。

當地部分基層幹部表示,這既將鄉鎮幹部從保潔衛生的繁雜事務中解脫出來,也改變了過去鄉鎮政府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狀況,農村環境衛生能達到如今的水平,和當地不斷探索完善運行機制分不開。

“綠肥黃瘦”見證了寧夏生態環境的滄桑鉅變,也給當地羣衆帶來滿滿的獲得感。如今的寧夏正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綠色發展理念,向着“天更藍、地更綠、水更美、空氣更清新”的美好願景闊步前進。

瞭望|今日已是“綠肥黃瘦”~

瞭望|今日已是“綠肥黃瘦”~

編輯:蔡 蕊

責編:李 蓉

監製:郝彥暉

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