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懲罰孩子就不知道怎樣做,這絕對是爸爸媽媽們喜歡懲罰孩子的一個重要原因。事實上,經常被懲罰的孩子會出現下面幾種症狀:。

這幾天我們一直在關注,“育兒大V博主爲懲罰6歲女兒,將其單獨留在家中至深夜,引發網友憤怒”的事件。

起因,知名育兒漫畫家#粥悅悅#發帖稱,因爲孩子沒完成“學習任務”,把6歲女兒一個人扔在家裏,還讓孩子自己燒水泡粉絲喫,然後全家外出遊玩。

她的這個行爲引發網友的激烈討論,網友紛紛表示,把幼兒獨自留在家中非常危險,教育孩子也要講究分寸。

現在粥悅悅已經對自己作爲公衆人物的行爲作出了道歉,但是網友們還是不買賬。因爲這位百萬粉絲的育兒博主,有太多不合適的育兒方式了。

知道粥悅悅這個人其實很長時間了,這位親子漫畫家是最早火起來的一批,漫畫生動接地氣,很有自己的特色,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媽媽都關注過她。

開始看漫畫只是開心一下,慢慢的大家發現,她的很多育兒方式,真的有待商榷。

比如拿着戒尺監督孩子寫作業,體罰孩子,在家裏強調喫飯座次,讓孩子們“夾菜必須落碗,否則不能喫飯”,現在老二又在體罰下,恐懼得背不出來唐詩。

包括這次把她推上風口浪尖的“獨自把6歲孩子留在家中”事件,孩子沒有達到約定的要求,你可以按照約定好的,懲罰不帶她出去玩,但是家裏要有人陪同,保證孩子最基本的生活不受到影響。

在美國,大多數州法律規定,12歲以下的孩子,不能單獨一人在家裏或外出,必須有人陪伴。讓12歲以下兒童單獨留在家裏是違法行爲。出現這種情況被警察知道,不但孩子會被相應的社會福利機構或警察帶走,父母還會被起訴“危害孩子安全罪”。父母如果要想要回孩子,則需要經歷一系列持久的法庭官司。

據瞭解,今年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中,增加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使未滿8週歲或者由於心理、生理原因需要特別照顧的未成年人處於無人看護狀態。

其實也能理解她的想法和初衷:孩子犯錯不懲罰,那他下次根本就不會長記性啊!

不懲罰孩子就不知道怎樣做,這絕對是爸爸媽媽們喜歡懲罰孩子的一個重要原因。

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更加優秀,可是在孩子行爲跑偏的時候,除了武力鎮壓好像沒有更好的法子?!

沒錯,我們不得不承認,懲罰雖然簡單粗暴,卻直接有效。

孩子亂砸東西,你踹他一腳,他馬上不砸了。

孩子大喊大叫討人嫌,你揍他一頓,他馬上消停了。

表面看起來,這些懲罰確實都有很明顯的效果,但是這些短期效果的背後,卻是對孩子內心深深的傷害。

事實上,經常被懲罰的孩子會出現下面幾種症狀:

自卑

他們總是會這樣想:我是最差的。

我做的不夠好。

爸爸媽媽會不喜歡我。

老師同學看不起我。

他們可能在人前很難抬起頭來。

也許某一天還會想不開。

報復

有的孩子會產生報復心理。

他們會跟大人對着幹。

你不讓我這樣做,我就非要這樣做。

你說我表現差,我就做得更差給你們看。

破罐破摔,在壞孩子的路上越出溜越遠。

膽小

有一次我在一次試聽課上看到一個孩子。

老師說,看這裏,跟着老師做。

可是他每做一個動作都看一眼他媽。

從他怯生生的小眼神裏可以判斷,他害怕自己做不好,會被媽媽罵。

所以小小年紀就學會看媽媽臉色。

想要過分討好媽媽。

這也是經常被懲罰的又一個副作用。

要讓孩子做的更好,就要先讓他感覺更糟的想法是很狗血的!

其實說到底,我們懲罰孩子的唯一目的,就是能徹底地解決孩子的問題。

因此,我們必須從一做錯事就懲罰孩子的慣性思維中跳出來,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正確地解決問題。

1

理性地對待孩子的問題,不絮叨

很多爸媽一發現孩子的不良行爲馬上就炸了,嘮叨指責叮噹上線。說你100次別這樣你非這樣,我怎麼生了你這樣的孩子,你怎麼這麼笨,你這麼傻。

這樣說的大人本身就很傻,你自己的基因心裏沒點數嗎?

太多的廢話和抱怨只會讓你的憤怒一浪接一浪,保持理性,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批評孩子要講究技巧。

我看到你搶別人的東西,我很傷心。

我看到你撕壞了書本,我很難過。

讓孩子瞭解,你不喜歡的是他的行爲而不是他本人。

2

接納孩子的情緒,找原因

假如你做錯了一份重要文件,心裏很難過。

這時候,有人對你說:別緊張,我剛做這個時候也像你這樣。你心裏是不是覺得超感動,超溫暖。

對小孩子來說,這種情緒上的接納同樣重要。

我知道今天老師說你了,

你很難受(摸頭)。

能和媽媽說說你爲什麼在課堂上搗亂嗎?

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誤,都是有真實原因的。大人應該先去接納孩子的情緒,然後以尊重和理解的姿態,去傾聽孩子的想法。這樣孩子才願意向你打開心靈的小窗戶。

3

跟孩子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命令

對於孩子的問題行爲,很多爸媽總是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好吧,既然你不寫作業,我就盯着你寫。直到你把所有作業寫完爲止。

像這種方法,孩子依靠的是大人外在的控制。大人爲孩子的行爲負責,把關,而孩子不會自己承擔責任。

簡單來說,就是他怕你用大巴掌糊他。

所以你在他面前時,他畏懼,不會這樣做。一旦你離開,他立馬放了羊。

說真的,總是這樣包攬孩子的責任,爸媽氣到猝死的風險很高。

那怎樣讓孩子學會爲自己負責呢?我們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解決他的題。

你可以運用啓發式提問的方法,拿寫作業舉例,

你可以這樣問他:

你覺得用多長時間才能寫完作業?

怎樣才能在不耽誤寫作業的前提下留出看動畫的時間?

然後和孩子一起把你們敲定的規則畫下來或者寫下來。

一旦孩子參與了,瞭解了自己肩負的責任,他們就能更好的遵從這個要求。

如果他們很好地做到了,哪怕只是有一丁點的進步,二話不說,及時鼓勵。就算孩子沒有做到也不要馬上懲罰和說教。

你也可以問問他:

爲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原因是什麼?

你覺得下次怎麼做才能避免這種事?

找出問題的根源,解決它。

4

懲罰後安慰孩子,要及時

當然了,爸媽都是人,也有被情緒操控的時候。

如果你一不小心懲罰了孩子,深深傷害了孩子的小心靈。千萬記得要放下老子威風,事後彌補。

這裏說的彌補不是物質上的彌補,規則上的妥協,而是感情上的撫慰。

向孩子及時道歉,讓孩子知道你還是愛他的。

對不起寶貝,媽媽剛纔太沖動了,不該打你。

請你原諒媽媽吧,讓媽媽抱抱,我們和好吧。

這樣孩子的自尊心纔不會很受傷。

你愛孩子嗎?愛!

那就從現在開始打住你對孩子的無知懲罰。

魯迅曾經說,懲罰就像垃圾減肥藥,雖然有短期療效,但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不要等到孩子的問題行爲反彈了再去後悔。

畢竟孩子的未來,誰都賠不起。

同樣再囉嗦幾句,現在網絡上的大V,專家特別好,魚龍混雜,大家在學習育兒知識的時候也要擦亮眼睛,自己擁有明辨是非對錯的能力,不要盲目迷信大V的做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