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過完了臘八節,一過了臘八節,距離過年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把肉煮……",相信很多人都會讀這句童謠,一過了臘八,人們也要開始準備起過年所用的年貨了。距離明年雖然還有一段時間,但是人們早已經開始談論起2020年的事情,比如2020年有兩個立春,是雙春年,在農村有“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的說法,那麼雙春年是好是壞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雙春年,雙春年指的是在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的年份,便爲雙春年。2020年第一個立春節氣爲正月十一,第二個立春節氣在臘月二十二,所以2020年便是雙春年。既然有雙春年,那麼也會有單春年和無春年,單春年指的是一年之中有一個立春節氣,無春年則是在一整年中沒有立春節氣,比如今年2019年中就沒有立春節氣,就是無春年,也被人們稱爲寡婦年。

之所以會在有些年份有兩個立春,有的年份沒有立春或者是隻有一個立春,這是和農曆年的計算方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計算方法不同導致。農村老人經常把農曆和陰曆來畫等號,其實兩者還是有些區別的,準確的來說,農曆是陰曆和二十四節氣的結合體。陰曆是根據月相週期來劃定的,大月爲30天,小月爲29天,全年12個月加起來的天數爲354天。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的,全年的天數爲365天或366天,和陰曆相比,二十四節氣還反應了季節、氣候和物候等變化,因爲陰曆和二十四節氣每年都相差11天左右,人們爲了將陰曆和二十四節氣融合在一起,便出現了農曆。農曆年分爲平年和閏年,平年是12個月,閏年是13個月,平年爲354天,閏年則是384天,也正是因爲閏月和閏年的出現,所以纔會有雙春年、單春年和無春年。

其實不管是雙春年、單春年還是無春年,都是很正常的一個自然現象,據統計,每19年中,就會有7個雙春年,7個無春年和5個單春年。俗語“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其實是農村老人根據雙春年的天氣現象總結出來的,在老人們的生活和勞作中發現,雙春年的冬天通常都不會太冷,即使不用蓋很厚的被子,也可以安全度過冬天。

那麼雙春年好不好呢?其實雙春年對於農事來說,並不好。從俗語中得知,雙春年也就是意味着冬天是暖冬,暖冬不僅會氣溫高,降雪還會比往年少很多,對於越冬的農作物來說,冬天氣溫太高,潛伏在土壤中的害蟲和病菌便不會凍死,由於冬天降雪少,農作物還會因乾旱無法正常返青。所以在農村還有“一年兩立春,豆子貴如金”的說法。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發現,近幾年的冬天和前些年相比,不僅氣溫升高了,降雪還少了很多,雖然今年並不是雙春年,但是早已經有氣象專家表示,今年冬天是暖冬的概率很大,所以農民要提早做好第二年春天的抗旱和抗病蟲害準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