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比利參加皇家芭蕾舞蹈學院選拔時,考試官詢問比利跳舞時是什麼感受,比利一開始很茫然,“我不知道”,隨後慢慢確認,“覺得很好,有一點僵硬,但只要一跳舞我就會忘記全部的事情,好像不存在一樣,一切都消失了,我感覺到身體在改變,好像裏面有一把火,就只剩下我在那裏,像鳥一樣飛翔,像電流,對,跳舞就像電流流過全身一樣。影片是關於一個來自偏遠小鎮的小男孩在愛的幫助與支持下突破重重阻礙實現芭蕾追夢的勵志故事,最傳統普遍卻也是最能戳中人心的主題,人物情感飽滿充沛、恰到好處,敘事方式行雲流水、自然成熟,加上偶爾爲之的搞怪幽默,整部影片就像臘月寒冬中的一簇火焰,用洋溢的熱情溫暖着生活。

影片是關於一個來自偏遠小鎮的小男孩在愛的幫助與支持下突破重重阻礙實現芭蕾追夢的勵志故事,最傳統普遍卻也是最能戳中人心的主題,人物情感飽滿充沛、恰到好處,敘事方式行雲流水、自然成熟,加上偶爾爲之的搞怪幽默,整部影片就像臘月寒冬中的一簇火焰,用洋溢的熱情溫暖着生活。

比利是11歲的男孩,母親早逝,父親和哥哥都是礦工,但由於全國礦工罷工事件,一家人生活愈加困頓。機緣巧合下,比利跳起了芭蕾,但只有硬核芭蕾女老師賞識比利的天賦,父親和哥哥都完全無法理解甚至憤恨比利做這種女孩子氣的事,比利自己也難以跨越“男生跳芭蕾會娘娘腔”的心理障礙。

然而,內心的熱愛無法掩飾,更無法抑制,比利自己都控制不住跳舞的衝動。聖誕節晚上,偷偷跳芭蕾的比利被父親抓了個正着,叛逆的比利選擇繼續舞蹈表示對父親的抗議,父親被比利對芭蕾的激情所感動,轉而支持比利的追夢之路。

當比利參加皇家芭蕾舞蹈學院選拔時,考試官詢問比利跳舞時是什麼感受,比利一開始很茫然,“我不知道”,隨後慢慢確認,“覺得很好,有一點僵硬,但只要一跳舞我就會忘記全部的事情,好像不存在一樣,一切都消失了,我感覺到身體在改變,好像裏面有一把火,就只剩下我在那裏,像鳥一樣飛翔,像電流,對,跳舞就像電流流過全身一樣。”

因爲跳舞,感受到了自我的存在;因爲跳舞,感受到了生命的價值;因爲跳舞,我才成爲我。

電影除了夢想,其實還表現了家庭的之間的親情和團結,看上去每一個人因爲罷工,因爲環境的閉塞,因爲生活的艱難,充滿了戾氣,實際上看到中部就會發現一家人雖然並不表現出來,但都互相深愛着,互相理解着。從起初的激烈爭執,到去試鏡時的殷切,到收到通知書父親的狂奔,還有依依不捨的送別…在送走Billy後哥哥和父親眼神空洞地下礦井,很難想象這就是剛剛在車站說着I will miss u的人們,但又確實是他們。

片中有一個極爲感人的細節,在送Billy的時候,他們拿了一個行李箱和一個書包,起初父親拎着行李箱,哥哥拿着書包,轉過一個角後哥哥提着兩個行李。這就是這一家默默地但真摯的愛吧。這像極了中國式的父愛愛,跟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最後到皇家戲院看兒子表演的時候,從地鐵到戲院,顯得異常笨拙,一路上動作都很慢,對於周圍陌生的一切總是看不夠。入場後坐在座位上,噙着熱淚等待兒子的出場。一個平凡的中年男人,爲了兒子的前程,放棄自己的原則,放棄自己珍藏多年的愛妻的首飾,在礦井中從事着單調枯燥的工作。我想看到自己的兒子學有所成,那應該是他最爲驕傲的時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