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我目睹了他變成這樣的過程,所謂的醫生殘忍的利用藥物給他洗腦以及病態的測試他是否真正服從的方式,我對這些行爲的憤怒情緒已經遠遠超越了要去懲罰他的心理,我想這也就是本片的精湛所在吧,也是本片所要揭示的本質,我們沒有權利剝奪任何人選擇自由的權利,不能人爲的改變他的人性,就算他是無惡不作的犯罪分子。無惡不作的Alex被成功洗腦變成發條橙然後被社會折磨最終淪爲政府的棋子讓人不寒而慄,如果這種人性泯滅的刑罰用在正常人身上呢,或者只是一時失足者身上呢,那不就是另一個楊-永信網戒中心嘛。

徹底的善與徹底的惡一樣沒有人性庫布里克去世這麼多年,至今任是衆多影迷最愛,其電影往往具有豐富的語境解讀韻味,電影越看越豐富,想尋找彩蛋一樣能在他的電影中找到各種迷,同時每次都能夠得到新的體會。

《發條橙》是我第一次接近庫神,一開始看《發條橙》是讓我驚歎於庫布里克的拍攝手法和整個畫面色調的佈局,給我的視覺衝擊無法言喻,要論特別這部絕對是之最。逐漸深入劇情之後帶給我的是壓抑、憤怒、嘲諷、邪惡、性與暴力共存的世界,這所有的情緒感知都充斥在我的腦海,在不斷的衝擊一下揭露出的道德、人性都那麼的淋漓刻骨。他的電影如同一個精美的畫框,毫不吝嗇地展示着極富形式感的人工之美,看每一幕我都忍不住在心底吶喊,要擁有怎樣天才的想象力和藝術底蘊才能拍出這樣的電影啊!

於我而言,前120分鐘更像是獵奇的驚悚片,而最後10分鐘卻變成一部徹頭徹尾的恐怖片。

毫不誇張的說從Alex離開監獄和爲他洗腦的醫院回到生活中去之後的劇情我都是含淚看完的,內心中充滿了絕望和黑暗,之前他犯下的所有罪行都如數奉還給他,我不禁問自己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的嘛?我一直覺得直接槍決的死刑方式對於那些殘忍的暴力犯罪分子來說太安逸了,需要把他們犯下的罪行加倍奉還給他們,這個想法大多數人都有吧,但是看到這裏我並沒有覺得痛快,相反很壓抑很絕望很崩潰,甚至有點希望他能反抗能有一個掙扎的機會。

因爲我目睹了他變成這樣的過程,所謂的醫生殘忍的利用藥物給他洗腦以及病態的測試他是否真正服從的方式,我對這些行爲的憤怒情緒已經遠遠超越了要去懲罰他的心理,我想這也就是本片的精湛所在吧,也是本片所要揭示的本質,我們沒有權利剝奪任何人選擇自由的權利,不能人爲的改變他的人性,就算他是無惡不作的犯罪分子。

它的主題並非是犯罪,而是在質疑道德警示道德。無惡不作的Alex被成功洗腦變成發條橙然後被社會折磨最終淪爲政府的棋子讓人不寒而慄,如果這種人性泯滅的刑罰用在正常人身上呢,或者只是一時失足者身上呢,那不就是另一個楊-永信網戒中心嘛!

其實類似性格改變的設定以前也讀到過:阿西莫夫《銀河帝國》中的機·丹尼爾·瓦里奧、螺以及蓋婭意識,都是通過對關鍵人物情感的細微調整來調整歷史進程;劉慈欣的《三體》中,面壁者比爾·希恩斯發明了鋼印機器,在人的性格中加入某一特性,來面對即將到來的災難。

現在仔細想想,阿西莫夫和劉慈欣小說中的人物,的確都處於高位,並且希望通過對人的性格的改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雖然在小說中,這些目的都是對人類整體有益的,然而,誰又能保證當這項技術出現後,不會被壞人利用呢。

自由是什麼?人性又是什麼?個人絕對的自由必然成就大多數人絕對的不自由,沒有底線的人性也只是獸慾的表現而已。倘若,暴力與罪惡屬於自由,那我寧願這種自由不存在。因爲,這樣的自由,並不比發條橙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