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花鐵乾和嶽不羣,表面風光無限,然而爲了滿足私慾,慢慢地走向萬丈深淵。其實這兩個人,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都是威風八面的大俠,其次爲了掩蓋自己的行徑,不惜墮落成僞君子。由原來的人人敬仰,變成過街老鼠,這種天壤之別,令花鐵乾和嶽不羣無計可施。雖然二人處境不同,不過歸根結底,結局都是相似的,貪心不滿之後,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爲何一直隱忍?

嶽不羣是華山掌門,在江湖之中,也是頗有地位。只不過從出場的時候,還是一位翩翩公子,且手持摺扇,後來逐漸“黑化”,成爲名副其實的真小人。花鐵幹出場的時候,也是何等的豪氣,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也落得一身罵名。

兩個人均是成名已久的大俠,爲何隱忍數十載?其實嶽不羣精心佈局,收養令狐沖,培養華山派門人,希望五嶽劍派之爭的時候,華山派能大放異彩,滿足所謂的虛名。只不過以今時今日的武功,嶽不羣難以號令羣雄,通過不斷的隱忍,藉機來修煉辟邪劍,令名門正派和日月神教掉以輕心。待到能掌控全局,嶽不羣就會撕下僞裝的面具,淪爲徹頭徹底的小人。

花鐵幹也是爲了虛名,江湖中各門各派的人,對其不斷吹捧,使其昂首天外。所做之事,不乏俠義之道,只不過此時的花鐵幹,還沉浸在名利之中。換言之,當這種假象沒有幻滅之前,他依然是“中平無敵”花鐵幹,還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花老英雄。其實花鐵乾和嶽不羣,在追求名利的時候,還是相差甚遠的,首先嶽不羣的野心,明顯要高出許多,倘若唾手可得,何必隱忍數十載。嶽不羣花費的時間越長,說明愈發貪圖富貴,他不想以撕下面具作爲籌碼,一旦失手之後,就會萬劫不復,遭到江湖中人的唾棄和謾罵。老謀深算的嶽不羣,自然不會劍走偏鋒,對於他而言,捷徑就是隱忍。

相比較之下,花鐵幹追求的,正是之前嶽不羣的地位,堂堂華山派掌門足矣,何苦奔波勞碌呢?《連城訣》中的花鐵幹,定位也僅僅如此,不會超過嶽不羣的掌門之位。由此可見,嶽不羣更加貪婪,而花鐵幹則容易滿足。同爲僞君子,其結局“異曲同工”,但在追求虛名的路上,嶽不羣可謂傾其所有,出賣女兒的幸福,失去愛徒令狐沖,甚至陸大有之死,嶽不羣也難逃干係......面具之下

嶽不羣和花鐵幹,乍看之下,都屬於“蓋世豪俠”,不過再三細品,還是別有一番味道。首先嶽不羣走上歧途,也是爲了自保,如若不然,嵩山派虎視眈眈,日月神教也東山再起,此時華山派岌岌可危。其實這一切,都是嶽不羣貪婪的藉口罷了,事情敗露之後,爲江湖中人所不齒。其實平心而論,雖然嶽不羣是僞君子,不過曾經也是君子劍,也不止是醜惡的嘴臉,還有心善的一面。

至少在女兒嶽靈珊面前,嶽不羣是一位慈父,在華山衆多弟子面前,是傳武苛刻的恩師,其實對於令狐沖,嶽不羣是二者的結合,既扮演“養父”的角色,還身兼嚴師的重任。華山派經久不衰,嶽不羣當記頭功,雖然面具之下,依舊是僞君子,不過曾經的他,也令人尊重,也就說在嶽不羣黑暗的心中,還有一盞明燈。但有些可惜,隨着辟邪劍譜據爲己有之後,這盞本來已經將熄的明燈,現如今消失的無影無蹤。

反觀花鐵幹,單論這一點,還是遠遠不及嶽不羣,或者說成名之後的花鐵幹,一直都在索取,從未有過付出。甚至將貪婪二字貫穿一生,最後死於塗毒的寶藏,一代大俠竟然落得如此下場,其實面具之下的花鐵幹比嶽不羣更恐怖。而可怖之處在於貪婪,嶽不羣爭名奪利,也是貪婪的代表,不過之前已經分析,貪婪的同時,也曾有過付出。花鐵乾的內心,一旦貪婪起來,就會毫無不顧,只因沒有真情的付出,故而恐怖之處就在於此。面對虛名,兩個人的答案不盡相同,花鐵乾的黑暗,已經喪失人性的光輝,而嶽不羣的貪婪,依然有明燈閃爍,這是區別所在,也是本質性的問題。追其細節之後,還是有不同之處,至此將二人的貪婪推向頂峯。貪婪

《笑傲江湖》與《連城訣》中的嶽不羣和花鐵幹,由大俠墮落成僞君子,爲了各自的追求,不惜兵行險招,無奈一步錯,步步錯。退向懸崖邊緣的時候,已經退無步可退,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鬧個魚死網破。

嶽不羣的貪婪中,屬於前期良心未泯,後來事情不慎敗露之後,便不在有所隱瞞,反而是一乾二淨,這也不失爲君子所爲,還是比較坦蕩的。覬覦劍譜的時候,被貪婪矇蔽雙眼,當追求到手之時,嶽不羣也感覺到高處不勝寒,這種貪婪的慾望,葬送了嶽不羣的前程。倘若光明正大搶奪,也算一條磊落的漢子,不過花鐵干與之相比,顯得更爲“隱祕”,且令人所不齒。

前期花鐵幹馳騁江湖,後期在雪谷,這個人物的性格和人性,彰顯的一覽無餘。花鐵幹屈服於血刀老祖,到底是爲了什麼?其實以他的武功,就是一隻手,也能擊倒血刀老祖,磕頭求饒只是爲了活命。故而花鐵乾的貪婪,要遠遠超過嶽不羣,後者只是爲了名利,且達到一統江湖的野心。前者的心中所想,讓人不寒而慄,只要能活命,向敵人求饒又能如何,殘害結拜兄弟的屍骨,在花鐵幹心中又能怎樣?這種貪婪之心,恐怕嶽不羣也不能及。結語:

道貌岸然的僞君子和“鋤強扶弱”的大俠,爲了名利和生存,都違了背曾經的初心,由廣闊天地,走向萬丈深淵。雖然在前行的道路上充滿荊棘,也受過重傷。但這一切,均是貪婪所致,尤其是花鐵幹,誤殺劉乘風之後,沒有及時悔過,義兄不敵血刀老祖,他反而畏首畏尾,只考慮自己周全。

許多人說花鐵幹只是一念之差,如果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勢必會幡然領悟。其實雪谷打鬥之時,又何嘗只是一瞬間呢?歸根結底,在花鐵乾的內心深處,一直都是畏懼強敵的,此前兄弟四人聯手,自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隨着血刀老祖一條又一條的妙計,四人真的變成“落花流水”。嶽不羣和花鐵幹,揭露面具之後,一位是僞君子,另一位稱不上真小人,他不及血刀老祖壞的“頂天立地”,也遠不及左冷禪是徹頭徹尾的“真小人”。嶽不羣讓人覺得非常可憐,而花鐵幹則是可恨,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嶽不羣的性格屬於多面,花鐵幹內心是陰暗的,這也正是武俠世界的魅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