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早報》在1月7日刊登了一篇評論文章,作者是《南華早報》美國分部負責人、評論員羅伯特⋅德萊尼。本文對中美大數據發展、相關技術的應用情況做了盤點後,指出了美國聲稱中國搞"大數據監控"的荒謬之處。

又指責中國?美國還是先照照鏡子吧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標題:"當美國消費者被科技巨頭捆綁,美國哪有資格指責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

"美國的決策者在指責中國時,或許應該像中國外交部建議的那樣,先照照鏡子" ,羅伯特⋅德萊尼在文中說道。

作者認爲,美國的科技巨頭正藉助現代科技,把美國民衆變成他們滿足商業利益的一個個"經濟單位"。"就像電影《黑客帝國》裏,人工智能通過人們的上網習慣和竊聽到的對話,來誘導他們的購物習慣和參與政治。"作者在文中寫到。

作者還表示,現代網絡的設計者正通過複雜的算法,確保消費者的決策能最大化商家的利益。同時,硅谷的巨頭還在用各種手段,減少人們瀏覽那些無法產生收益內容的時間,想方設法把人們的注意力用在"如何給軟件升級"、"這條內容要不要發個Instagram"上。

而大衆將時間消耗在網上的結果就是:大家會忽略了特朗普空襲伊朗將軍的冒失舉動,忽略了特朗普對再生能源的敵意,也忽略了澳大利亞火災。畢竟,大家都忙着在刷社交軟件呢!

在文章結尾,作者還寫道:"我們應當意識到,現實裏的網絡世界,和當年我們美好的預想差距有多大",但對於美國民衆能不能擺脫本國的"互聯網陷阱",作者表示了深深的擔憂。

作者舉了個最近的例子:"《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是一次小小的勝利,但臉書、谷歌等科技巨頭卻正在使盡渾身解數,想削弱法案對他們的限制。美國消費者和算法的較量會繼續,但這能不能讓美國人逃脫數據陷阱(rabbit hole),能不能阻止下一次空襲、能不能拯救氣候變化危機,就沒人知道答案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