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四隊士官杜富國,在雷場進行掃雷作業時,不幸炸傷致殘,失去了雙手和雙眼。曾在邊境作戰中負傷的幾位老兵,千里迢迢從黑龍江、北京、成都等地專程趕赴雲南,看望年輕戰友,爲他加油鼓勁——

安忠文向杜國富介紹如何使用手機

11月17日,雲南開遠,解放軍第926醫院。掃雷英雄杜富國的病房來了幾位特殊的探視者:在邊境作戰中光榮負傷的戰鬥英雄、一級傷殘軍人安忠文,一等功臣、一級傷殘軍人王曙光,三級傷殘軍人臧雷以及“模範衛生員”鍾惠玲等。這些30多年前曾奮戰在保家衛國一線的老兵,千里迢迢從黑龍江、北京、成都等地專程趕來,看望年輕戰友杜富國,爲他加油鼓勁。

杜富國剛排除了1枚地雷

杜富國,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四隊士官。10月11日,杜富國和戰友在雲南麻栗坡縣某雷場進行掃雷作業時,突遇爆炸。危急時刻,他擋開戰友,自己卻不幸炸傷致殘,失去了雙手和雙眼,被南部戰區陸軍黨委記一等功。

媒體報道後,這個帥氣陽光的掃雷兵牽動着億萬網友的心,尤其是曾在邊境作戰中負傷的老兵。他們相約:“爲祖國和人民的安寧流血負傷是真英雄,我們要去看看他,爲他喝彩,也爲他鼓勁!”

杜富國和戰友在老山662.6高地雷場排雷

聽說英雄前輩來了,杜富國很是激動,立即站起身來迎接。退役軍人、黑龍江省家緣扶貧救助基金會理事長孫超忙扶他坐下。隨後,大家圍坐在杜富國身邊,你一言我一語,講述自己的經歷,也鼓勵杜富國戰勝傷殘。現場氣氛熱烈,不時發出笑聲,看不出是幾位重傷殘人士在交流,更像是一場普通的戰友見面。

“……假如從事文學,我可能成爲李白,假如從事科學,我可能成爲牛頓……爲花兒笑的可愛,爲炊煙自由的升騰,爲車輪狂熱的飛奔,我寬厚的肩膀啊,我願撐起這世界所有的幸福……”1984年在戰鬥中以身滾雷爲部隊開闢前進通道、失去雙眼及一條腿的“戰鬥英雄”安忠文,深情地朗誦起自己創作的詩歌。

在老山某雷場掃雷間隙,杜富國靠着一棵大樹休息

“當年您爲什麼會以身滾雷?”杜富國詢問。“我當時就想,我已經炸成這樣了,要死也拼一把!我多滾爆一顆地雷,戰友就多一分安全!”杜富國點頭道:“我懂,我也是這麼想的,戰友安全就好。”

安忠文妻子坐上前來,剝開一個桔子遞到杜富國嘴邊:“小杜,我能理解你面對傷殘的痛苦,害怕自己成爲家人的拖累。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家人朋友都以你爲榮,生活依然可以陽光快樂,忠文和我們就是這樣的!我們從攀枝花老家過來,這是忠文在自家院子裏種的桔樹結的果子。來,嚐嚐甜不甜。”安忠文接過話茬:“我們眼睛失去了光明,但是心裏要升起一個太陽,這個太陽的能量要比自然界的太陽更強大,這樣才能戰勝自己。”“是!是!”杜富國連聲堅定有力地回答。

杜國富病牀邊擺滿了鮮花

“我聽說你的事蹟後就想來看你,跟你談談我的經歷,也告訴你,雖然傷殘了,但我這些年過得也挺好。來,我先教你怎麼用手機……”說着,安忠文掏出了自己的手機:“現在科技發達,沒有手和眼睛可以安裝義眼和假肢。裝了假肢以後,自己喝水、喫飯都沒有問題。但是玩手機,我教你,盲人用的手機都是普通手機,就是多裝了一個軟件,叫讀屏軟件……”安忠文熟練地用手肘觸動手機屏播放音樂,杜富國側耳傾聽。

“他一點也沒有受影響,雖然沒了腿,卻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對,全國都在走。”“然後他還幹了什麼,讓他自己說。”“我安裝了義眼,雖然看不見,但是美觀嘛。”……安忠文的回答讓在場的人都笑了。“他現在戴着一副很酷的墨鏡。他在收集犧牲戰友的照片,發動所有的戰友一起找,計劃將照片做成瓷片,然後再送到烈士陵園裏一個一個裝上去。這幾年,爲了這件事情,他跑了幾千公里,每年要作許多場報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介紹安忠文正在做的事情,杜富國連連點頭。

猛硐鄉的羣衆到開遠解放軍59醫院看望杜富國

一等功臣、一級傷殘軍人王曙光輕扶杜富國的胳膊說:“別多想,好好治療,只要你自己不放棄,你一定能在黑暗中找到陽光。這些話聽起來有點矯情,但是真心話。我兩隻腳被炸飛時,剛從軍校畢業,跟你一樣20來歲。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條件好。我現在不是一樣沒腳也能走四方嗎?”“臧營長腦袋上有塊骨頭是人造的,前兩天還做了一個彈片取出手術,可他天天樂呵呵的……”

老兵們這30多年的經歷都不尋常:王曙光繼續學業,拿到法學博士學位;安忠文已是文學學士,每天游泳、唱歌,在網上和別人下象棋,和所有人正常通信聯絡。

“別忘了你是英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是英雄,絢爛過後依舊堅強、不忘初心更是英雄!”臧雷拍着杜富國的肩膀鼓勵道,杜富國也不時抬起殘肢觸碰臧雷的胳膊……

11月16日,中越邊境雲南段已掃雷場移交儀式在雲南省麻栗坡縣猛硐瑤族鄉舉行,掃雷部隊的官兵手牽手唱着軍歌走過雷場,用行動告訴當地羣衆,這裏安全了。這也標誌着中越邊境雲南段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任務全部完成。舉行移交儀式的雷場就是杜富國負傷的地方。(來源:中國國防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