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瞭解,2014年開始,平安集團先後申請註冊“平安醫生”“平安好醫”“平安好醫生”“好醫生來了”等商標,並以平安集團旗下平安健康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平安健康管家APP,2015年初將平安健康管家APP更名爲平安好醫生。四川好醫生:我有第5類藥品“好醫生”商標,我2010年被認過馳名商標。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及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互聯網大軍,也有越來越多的行業與互聯網接軌,醫療行業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雨醫生、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等等。


而近期,關於“好醫生”三個字引來了商標糾紛,爭執雙方都叫好醫生,究竟誰侵權誰呢?


兩位“好醫生”背後的故事,究竟是誰侵權了誰?


之前的說法是“平安好醫生”被四川好醫生侵權了,如今卻有反轉,四川的“好醫生”纔是正主。究竟這兩位“好醫生”背後,是什麼情況?


兩位“好醫生”的故事

34年前,從事中藥材貿易的耿福能用自己和小女兒名字的最後一個字,給新成立的公司取名爲“佳能達”,作爲傳統的取名方式,這樣的現象並不鮮見。然而,卻有客戶提出“佳能達是否與日本的佳能公司有關”,耿福能表示“我當時聽了心裏很不是滋味,難道中國人就連取個商號都做不到原創嗎?”


1997年,已在醫藥行業打拼十多年,佳能達品牌也小有名氣的情況下,耿福能決定給公司改名。最終,在十幾個名字中,耿福能選擇了“好醫生”。


兩位“好醫生”背後的故事,究竟是誰侵權了誰?


1998年,好醫生集團開始申請第一件“好醫生”商標,次年,第一件“好醫生”商標獲得註冊。2002年至2003年,好醫生商標分別在保健品、醫療用品、飲料、化妝品類別獲准註冊。


從2005年開始,好醫生開始佈局海外市場,並準備商標國際註冊。2010年,“好醫生”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爲馳名商標。


兩位“好醫生”背後的故事,究竟是誰侵權了誰?


如今四川醫藥業集團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爲集科、工、貿一體化的,以製藥爲主的大型企業集團。產業分佈在中藥材種植基地、生物製藥、醫藥及商貿流通等領域,是“國家科技星火計劃”的重點課題企業之一。


平安健康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網絡信息技術開發;計算機軟件的技術開發;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等業務。


據瞭解,2014年開始,平安集團先後申請註冊“平安醫生”“平安好醫”“平安好醫生”“好醫生來了”等商標,並以平安集團旗下平安健康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平安健康管家APP,2015年初將平安健康管家APP更名爲平安好醫生。


兩位“好醫生”背後的故事,究竟是誰侵權了誰?


2018年5月4日,平安好醫生在香港正式掛牌上市,在此之前,好醫生集團發佈了 “好醫生”馳名商標專用權聲明,稱平安集團的“平安好醫生”涉嫌侵犯“好醫生”馳名商標專用權,要求其改名,並將其起訴至法庭,從此兩家公司開始了對簿公堂。


四川好醫生:我有第5類藥品“好醫生”商標,我2010年被認過馳名商標。


平安好醫生:我有第35類藥品銷售在線交易、44類醫藥諮詢“平安好醫生”商標。


兩位“好醫生”背後的故事,究竟是誰侵權了誰?


四川好醫生:你用了“好醫生”,“平安好醫生”你近似,你類似,你侵權!


平安好醫生:我不是,我沒有。商標不近似,服務不類似!


終審判決平安被判停止侵權

2019年12月30日, 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平安集團侵害商標權糾紛迎來終審判決,要求平安集團立即停止標誌性使用“平安好醫生”、“好醫生”字樣等侵害“好醫生”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爲;並賠償好醫生公司共計300萬元。


終審結果出來後,平安好醫生稱尊重法院的判決,但根據判決,公司經常使用的商標合法有效,正常使用應該不受影響。


這是繼濱河集團對五糧液商標侵權後,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又一件大事。與五糧液長達六年的商標維權馬拉松不同,“好醫生”商標案從起訴到終審,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


無論是五糧液商標侵權案,還是“好醫生”商標案,都表明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無論是懲罰力度上,還是辦案效率上,均取得了巨大進步。而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的完善,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建立,聯合懲戒措施的推出,對於激發創新主體活力、良好營商環境的打造,都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