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學 時 訊

1,《自然》重磅:阿茲海默病的真正元兇繞了一圈還是它?科學家們發現在患者大腦裏,澱粉樣蛋白前體基因的突變要多6倍!

來源:學術經緯

研究人員利用新型測序技術尋找APP基因裏的變異

爲了檢驗“會不會在神經元的內部,DNA也發生了重排?”這個想法,來自美國桑福德-伯納姆醫學研究所的知名神經科學家Jerold Chun教授領銜的一支研究團隊利用一種新型測序技術,對志願者捐獻的大腦進行了分析。

這項研究發現了大腦神經元裏的“體細胞重組”現象,並指出這會在阿茲海默病關鍵基因APP裏,帶來數千個變異。這些變異可能帶來預料外的毒性,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爲何過去的臨牀試驗均以失敗告終。接下來,研究人員們呼籲對這個重磅發現進行重複,並對更多大腦區域進行評估,尋找有效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方法。

閱讀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wrtrdAx0ewJaPoBOcKCHrg

2,睾酮激素可以成爲未來的抗抑鬱藥嗎?

來源:大話精神

多年來,醫學專家一直在討論睾酮治療是否能真正減輕男性的抑鬱症狀。最近的一項薈萃分析試圖得出更清晰的結論。研究人員最近對現有的針對睾丸激素和抑鬱症的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研究者稱,他們的分析是“迄今爲止對睾酮治療與男性抑鬱症狀相關聯的最大規模研究”。研究人員旨在“檢查睾酮治療與減輕男性抑鬱症狀之間的關係,並闡明睾丸激素狀態、抑鬱狀態、年齡、治療持續時間和劑量的調節作用。”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JAMA Psychiatry雜誌上。

閱讀鏈接:

睾酮激素可以成爲未來的抗抑鬱藥嗎?

3,抗抑鬱藥的發展之路

來源:大話精神

繼2009年《柳葉刀》發表的針對12種新型抗抑鬱藥療效和可接受度的網狀Meta分析之後,Andrea Cipriani教授等人再次針對21種新型抗抑鬱藥的療效和可接受度進行了網狀Meta分析,並在2018年2月再次發表於《柳葉刀》。

閱讀鏈接:

抗抑鬱藥的發展之路

4,不要輕易碰我,不然我就知道你有多軟了 | Science Robotics

來源:量子位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給機器人更加精緻的觸覺。他們走的路,是模仿人類觸覺原理的仿生皮膚。最近的研究成果,是一雙佈滿傳感器的新手套:無論靈敏度還是實時性,都以前更加像人類皮膚了。這項研究登上了最新一期的Science Robotics。

閱讀鏈接:

不要輕易碰我,不然我就知道你有多軟了 | Science Robotics

5,幫助他人真的可以讓自己變得快樂嗎?

來源:AffectiveNeuroscience

Soyoung Q. Park等人的研究欲使用fMRI探討慷慨行爲和快樂之間神經機制。研究結果表明,紋狀體活動自上而下的控制在做出慷慨之舉以及引起的快樂情緒的關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閱讀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O3dgtZ_9TZbvxnI1c7vUfg

6,新證據!多食果蔬,或降低男性記憶衰退風險

來源:生物探索

11月21日,《Neurology》期刊在線發表了這一篇題爲“Long-term intake of vegetables and fruits and subjecti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US men”的文章,揭示了多喫水果、蔬菜以及果汁可能會降低男性伴隨年齡增長而記憶衰退的風險。

閱讀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RSBWEbF0tPuU5fULcYtU9w

閱 讀 分 享

1,從美國神經學會年會看神經學研究的新趨勢

來源:神經生物學

今年的美國神經科學學會(SfN)年會於11月3日-7日在聖地亞哥舉行。衆多科學家匯聚一堂,討論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儘管我們沒法親臨現場,但BioTechniques的編輯Francesca Lake爲我們帶來了會議的一些亮點。

Lake提到,我們如今有能力生成大量數據;然而,將這些數據轉化成有用知識的技術是滯後的。今年會議上的許多演講都旨在解決這個問題,以及如何更快速、更可靠地收集數據。此外,非侵入性技術也是會議的一個重點。

閱讀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cy-a1cZ6WtVLk1sH3317Pg

2,關於人腦、關於抑鬱症、關於人工智能,這位中國科學家有不同的理解

來源:網易科學人

本文爲《科學大師》第05期,專訪神經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段樹民。在文章這些對話內容中,段樹民的講解,展示了科學研究別開生面的一些細節,其中有些現實事例聽起來甚至不無科幻色彩。

在將來,睡眠可以被調控神經科學可以讓你避免“被精神病”用意念操控機器

閱讀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EvkU6HeW9w4_ml07vr9BhA

科 學 人 物

《連線》長文特寫李飛飛: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來源:連線

李飛飛在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

在進入美國衆議院科學、空間與技術委員會的會議室之前,她拿起手機拍了一張特大木門的照片。“作爲一名科學家,我對委員會感到異樣”,她說。然後她步入空曠的大廳,走向證人席。那天上午聽證會的主題是“人工智能——強大的力量帶來巨大的責任”,與會者包括政府問責辦公室的首席科學家蒂莫西·佩爾斯(Timothy Persons)和非營利組織OpenAI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但只有李飛飛是在現場發言的唯一女性,並可謂在人工智能(AI)領域擁有開創性成就。令人驚訝的是她的談話內容:她所熱愛的領域所帶來的嚴重危險。

閱讀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pPjZ41lsIREyQEY3Ltq5VQ

資 訊 信 息

新藥物爲攻克昏睡病帶來希望

來源: 中國科學報

一種治療人類非洲錐蟲病(俗稱昏睡病)的有效新療法於11月16日獲得了位於英國倫敦的歐洲藥物管理局(EMA)的批准,從而爲飽受該病影響的國家使用這一療法掃清了障礙。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會很快改善生活在西非和中非的數千名病人的生活。

詳情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xesWRfsyp-L5QjCVW2hDtw

審校:Simon

前 文 閱 讀

1,腦科學日報:PNAS:大腦的兩套時間機制;首臺全身3D成像儀發佈

2,腦科學日報:細胞再編程治療腦損傷;CoQ10增效治療雙相障礙

3,腦科學日報:培育的腎器官裏發現腦細胞?PLG治療PD的分子機制

Brainnews腦科學社羣:添加管理員微信:brainnews_01,申請加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