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疊世時期陸地上漫遊的巨型食草動物不只有恐龍 哺乳動物祖先二齒獸也巨大

  (神祕的地球uux.cn報道)據EurekAlert!:Tomasz Sulej和Grzegorz Niedwiedzki報道,最近在波蘭發現的晚三疊世時期的4足龐然大物Lisowicia bojani(音譯:利索維西亞-博賈尼)顛覆了既定的信念――即三疊世時期在陸地上漫遊的巨型食草動物只有恐龍。這一發現表明,在那個時候的哺乳動物祖先也能達到巨大規模的身軀;這爲三疊世時有關二齒獸的演化、擴展和特徵的衆多假說開啓了大門。

  二齒獸屬中二疊世(距今2.99億年至2.51億年前)至晚三疊世早期(距今2.37億年前)內合弓綱動物(即早期的4足陸地脊椎動物,它們之後演變成如今的哺乳動物)中最豐富多樣的物種。儘管在三疊世的中期至晚期中,二齒獸在食草動物中佔據優勢,但僅在非洲、亞洲和南、北美洲發現有豐富的三疊世二齒獸化石,但在歐洲等地區它們則相對稀有。

  Lisowicia化石是在歐洲陸地上首批發現的大量二齒獸化石。Lisowicia的估測體重達9000公斤(9噸),比當時其它類型的4足、非恐龍類動物要大得多,它還具有直立步態的前肢,這表明它有着肢體直立姿勢,就像現代的諸如犀牛與河馬等大型哺乳動物。過去對三疊世二齒獸的僅有表徵爲爬行狀的前肢(即它們有着爬行動物的步態)。新發現的Lisowicia表明,晚三疊世時的二齒獸演化史比認爲的記載水平要差很多,其在歐洲被髮掘對巨型二齒獸的地理分佈具高度侷限性的理論提出了質疑。

  作者假定,對該類動物的選擇壓力(也許是爲了保護自身免受大型捕食動物的侵害或爲了更多的節能)可能是驅動Lisowicia獨特的直立姿勢和巨大體形演化的因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